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屍殺列車前傳:首爾站》:被遺棄的人性


  真心話,未上車前的《屍殺前傳》動畫,比上車後的《屍殺列車》更吸引,導演延尚昊向南韓政府作出更直接控訴,反映更貼地的首爾眾生相,喪屍只是一種借題發揮的手段,被遺棄的人性,才是更警世寓意的重點,有時候,比喪屍更喪心病狂的,是來自不問責極權製造出來的民間撕殺。


  首爾站外的露宿者群,令我想起日本新宿車站差不多的實況連線,兩地民生同處壓力臨界點,首爾越趨白熱化的世代競爭,及南韓官商勾結後患無窮之下,自殺率長期高企已見慣不怪,前半段描述貧苦懸殊的階層對立,被社會遺棄的低下層,不斷發聲表態,對白句句當頭棒喝,再由露宿者群引發屍變來襲,活像一場官逼民反的革命起義變奏版。

  借古今是延尚昊別有用心的成功部署,上回首爾去釜山是1950年南韓總統在韓戰的逃亡路線,今回繼續暗示當年首爾民眾如何被政府出賣瞞騙,最終慘被北韓軍隊射殺犧牲的史實,經編導巧妙改動後,南韓政府繼續瞞騙真相,硬將首爾喪屍事故定性為暴亂事件,並勒令把硬闖封鎖線的百姓亂槍掃射,一幕血腥鎮壓的震撼場面,正面影射南韓政府如何莫視冷待無階級的赤貧問題。

  露宿者伯伯跟女主角海順同屬天涯淪落人,二人在隧道逃亡時,忽然想家的熱淚盈眶,聞者傷心,前者哭訴根本沒家可歸,後者有家歸不得,離家出走的援交日子,同居男友不務正業,竟視女友出賣肉體是應份的,世態炎涼。

  悲慘世界低處未見低,海順「爸爸」竟出奇不意拼命展開救女之途,壓軸安排眾人另類團聚於豪宅示範單位大樓,簡直是最傷口灑鹽式的揶揄冷諷,盡見編導對「家」前呼後應的細膩筆觸。

  當然,「爸爸」的最後真相是神來之筆,前後傳各有兩極化的父女情為主綫,好明顯,前傳設定更勝一籌,不用再玩韓式煽情,卻有令人拍案叫的驚喜轉折。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前後傳連接位,肯定不是無縫交接,有後傳開場最後登車的那位女乘客,就是海順本人,如是者,這一點應該存在犯駁之嫌,只要記得片末海順出現的身體變化,時間上的差異,對沒可能是她吧!

(原文刊於U Magazine@29/9/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