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亞里叭叭 : Y.M.O. 40周年 黃色魔幻的回憶 (3)


  Y.M.O.三元老,最早來港舉行音樂會是坂本龍一,始於1994年《sweet revengetour》伊館一連兩晚演出,而1993年他們剛以「不是Y.M.O.」之名推出《TECHNODON》專輯,並於Tokyo Dome玩了兩場重組音樂會,故此,當時在記招上,我曾問過教授有關Y.M.O.會否繼續有重組合作計劃?他如此回答:「是次重組純粹是徇眾要求,為紀念散開十周年而已,暫時再沒有任何合作計劃。」

  首回重組玩味濃,在Y.M.O.打個交叉的「不是Y.M.O.」,還要扮瞻仰遺容拍宣傳照片,象徵Y.M.O.破舊立新,據知全碟新曲是各自各輪流走入錄音室互Jam而成,由Techno-pop轉入Techno/House/Ambient/Progressive實驗新里程,然後,一等又另一個十年,先有2002年細野晴臣與高橋幸宏組成Sketch Show,全情投向Glitch/Electronica電音世界,到2003年坂本龍一即興加入,演變成Human Audio Sponge新組合,簡稱HAS,初回作《Quarter Dream》首現於《Audio Sponge 1》合輯,2004年正式以此新名字一起出ShowLive2007年又玩合拼,改為HASYMO,先後推出《Rescue/Rydeen 79/07》及《The City Of Light/Tokyo Town Pages》兩張CD Single

  自2008年到2012年期間,他們亦重回正軌以Y.M.O.之名在歐美舉行音樂會,記得他們在專訪曾表示:「現時玩音樂心態跟以前大不同,以前玩強勁重節奏感已玩到夠,如今歸向較輕巧細緻感覺。」個人推介《POSTYMO》雙DVD,收錄20086月15日在倫敦Royal Festival Hall演出實況,正是由Massive Attack主腦3D策劃的Meltdown音樂節其中一夜,內有配有英文字幕的訪問片段。

  黃色魔幻40年,回憶總是美好的,早期中學時代《Y.M.O.決定版》日版卡式帶及《After Service》是隨身聽長駐常客,可說聽到滾瓜爛熟,由最愛專輯《Naughty Boys》、《BGM》及《Technodelic》,又或單曲《Castalia》、《Ongaku》、《Simoon》、《Key》、《Perspective》甚至與The Human League重唱《Kimi Ni Mune Kyun》,亦難忘初聽1986年《Y.M.O. Mega Mix12Single的興奮心情,同樣地,對《Technodon》初回印象麻麻,到後來愈聽愈有Mood的轉變,再到《The City Of Light/Tokyo Town Pages》如醇酒般細味人間…我們都是這樣聽Y.M.O.長大的。

  2011年,曾有幸為Y.M.O.同名Remastered港版精選,與好友袁智聰一起為此碟提字推介,大家笑言為《不設劃位》節目延伸之作,當時我如此撰寫:「日本電堂級真經典,歷久常新的電音享受,獨一無二的Yellow Magic!」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5/10/2018)

亞里叭叭 : Y.M.O. 40周年 黃色魔幻的回憶 (2)


  Y.M.O.全名為Yellow Magic Orchestra,好一個黃色魔術樂團,黃色是黃種亞洲人之意,最初還以為他們真是一整隊Orchestra3位元老成員細野晴臣、高橋幸宏及坂本龍一,堪稱為當代最舉足輕重的日本樂壇大師,不知何解,所有以Orchestra為名的樂隊組合,都例必有簡稱,Y.M.O.之外,還有Electric Light OrchestraELO,及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OMD

  承接上期《Y.M.O.決定版》日版卡式帶從新認識Y.M.O.不久,為時已晚,他們已開始踏入解散之年,《After Service》日版雙黑膠唱片仍是最難忘的暫別演出,沒有互聯網的八十年代,要看到Y.M.O.錄像絕非易事,所以,亦不時參與由不同單位舉辦的音樂錄像活動,個人首次去睇Y.M.O.錄像聚會,正是當年位於禮頓道的進念會社,現場只需付一元象徵式入會費,走入一個辦公室房間,約十個人左右睇一部廿幾吋電視機,成就人生第一次與Y.M.O. MV約會。

  至於《Propaganda》告別演出音樂電影,由於原版日版VHSNTSC制式,記得要到灣仔海運中心Echo影視店租看自製Pal線轉錄版本,畫質雖不太清晰,卻已樂透半天,然後,又有Y.M.O.SEALED》系列出品,先在Echo唱片店預訂一套4黑膠的《SEALED》限量版Boxset,售價8,000日元,可是當時自己購入最貴價的日版黑膠,到貨見實物不得不「嘩」了一聲,美不勝收,回家打開更不得了,3張黑膠分別以他們各自創作的Y.M.O.曲目為主,再加第4張為3人共同合作精選,心思細膩,還有內附的一張合照小海報,至今從未出過任何復刻版CD之類,屬Y.M.O.死忠至愛珍藏之一。

  同期,知道還有一本《SEALED》散開紀念寫真集,便走到尖沙咀智源書局訂購,需時約個多月後,收貨心裡又再「嘩」了一聲,看不懂日文不緊要,每一幅珍貴圖片足以睇到目瞪口呆,隨後,其實已在追聽坂本龍一,也陸續買回一些Y.M.O.舊碟,與及留意ALFA RecordsY.M.O.停不了的後續出品,如海外及本土的現場合輯,以及不同款式的全新精選CD,當中不乏值得收藏的推介,好像1992年《Techno Bible5CD Boxset,內有4首《After Service》未收錄選曲及大量Rare Tracks19943款《Y.M.O.》盒裝,分別為所有大碟、細碟及CD Single1995年《Over Seas Collection》網羅歐美不同細碟版本全輯錄,2003年《UC Y.M.O. Premium》特別版內附當年印滿Y.M.O.經典Logo登台用恤衫一件,現已成絕版高價炒賣品。(待續)

亞里叭叭 : Y.M.O. 40周年 黃色魔幻的回憶 (1)
亞里叭叭 : Y.M.O. 40周年 黃色魔幻的回憶 (3)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3/10/2018)

亞里叭叭 : Y.M.O. 40周年 黃色魔幻的回憶 (1)


  今年是日本殿堂級電音組合Yellow Magic Orchestra (簡稱Y.M.O.)成立40周年,無論是今期《Keyboard Magazine》封面主角,抑或剛推出的紀念合輯《NEUE TANZ》,黃色魔幻,魅力不變。

  回憶初中的那些年,開始追尋外國樂勢力,出現不少時空交錯的小插曲,好像跟 Depeche ModeSpeak & Spell》初邂逅不久,就有YazooUpstair At Eric's》,而自己平生首張購買的電音專輯是Logic SystemLogic》,後來才懂得追回認識Y.M.O.,更巧合是第一次聽到Y.M.O.Kraftwerk的歌曲,同是來自兩張本地雜錦精選唱片,分別有EMITwenty With A Bullet》收錄有KraftwerkThe Model》,及A&M 精選找到Y.M.O.Firecracker》。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家住的公共屋邨士多內,來了一座枱面型的黑白電視遊戲機,邨內孩童每日放學後,爭相排隊互相挑機,五毫子一局,對坐雙打,現場氣氛熱情滿載,或許,這就是我們跟電腦最早期的親密相遇,它的名字是Space Invaders,中文譯作《太空侵略者》,1978Y.M.O.首張同名專輯內,已有兩首《Computer Game》電玩音樂,其中一首正是《Theme From The Invader》,當時Y.M.O.海外代理所屬的A&M唱片公司,亦將碟首的《Computer Game》與《Firecracker》連成一起重新發行,結果,初聽這張A&M 精選的《Firecracker》,耳前一亮,驚為天人。

  於是1982年左右,《BGM》成為個人首張購買的Y.M.O.唱片,講真,初回印象麻麻,只因跟想像中的Y.M.O.電音風格不一樣,很久之後,才知道《BGM》是他們進階新嘗試,隨年月長,如今愈聽愈好味,還記得當年同一屋邨士多又有新發現,找到一張張迷你唱片封套包裝的吹波糖,《BGM》竟是其中一款,外觀大細仿如日本的3CD Single,曾先後買過幾張來收藏,可惜搬屋後已不知所蹤。

  然後,終於在銅鑼灣東角道怡安大廈地下一間小型唱片舖內,買到一盒原裝日版《Y.M.O.決定版》卡式帶精選,紅色外盒,白色盒帶,Slot-in式插入設計,由此正式從新認識Y.M.O.,一次過聽到《雷電》、《東風》、《Behind The Mask》、《Technopolis》、《1,000 Knives》、《Key》、《Cue》、《Day Tripper》、《Nice Age》…等共13 首代表作,這盒日版卡式帶精選,一度成為個人Walkman長駐恩物,日聽夜聽,好比Y.M.O.補完速成班。

  想不到,約一年過後,Y.M.O.便於1983年正式宣佈解散。(待續)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9/10/2018)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燒失樂園》: 燃燒吧!空心症候群!


  常言道:做人時刻心裡都要有一團火,那麼,如果這顆心本是空的,這團火去向如何?活著是為了離開的話,一切都只是曾經擁有,資本主義全面失陷,活在末世大氛圍,人人變成空心症候群而不自知,日染的病要等夜裡生,哪管青春不青春,殘酷物語等同城市死咒,《燒失樂園》如一面預告鏡子,將你僅餘的心靈掏至真空。

  導演李滄東巧妙從村上春樹原著短篇小說《燒穀倉》,借3位主角背景反映南韓極端民生現況,鐘秀與海美屬低端人口,遇上高尚階層的Ben,構成不尋常的曖昧三角關係,生活無憂到沒有眼淚的Ben,奉行「最緊要好玩」過活原則,以燒穀倉為樂,責怪韓國太多無人理會的荒廢穀倉,跟鐘秀與海美來往好奇求新背後,暗藏同出一轍的渴罪優越感。

  鐘秀疑惑又不滿向海美提問:「為何Ben可以廿幾歲就如此享受奢華人生?點解南韓有咁多Bill Gates?」 這裡的Bill Gates正好跟穀倉來個貧富互動象徵,鐘秀早跟Ben處於對立層面,實則,他倆本屬海美所說只追求生理上飽足的Little Hunger, 而海美卻嘗試令自己成為精神上滿足的Great Hunger,到頭來,他們全都是空心症候群。

  開場不久,一段海美與鐘秀晚餐對話,率先帶出《燒》的核心主題,關於存在與消失,虛擬與現實的自覺取捨,海美用默劇道出心中富有的思想方法,令不存在變成真實,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海美吸大麻忘我裸舞,跟最後鐘秀全裸駕車離場,企圖從現實逃向虛幻,哪裡才有真正的自由國度?

  存在無感是一種恐怖疫症,海美希望自己早在出現人世前已消失空氣中,結果她的神秘失蹤,正如那隻看不見的貓咪,取名Boil別有用心,要待煲滾才見水蒸氣一樣,完場後,遇見一眾逛商場的新生代,對未來無望,又何止南韓,這個東方樂園快盡自取滅亡,人人心目中都有一套「燒穀倉」概念,一起燃燒吧!空心症候群!

(原文刊於U Magazine@27/12/2018)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亞里叭叭 : 而他們不知道Band Aid是甚麼?


  個人而言,1984年的聖誕節,肯定是上世紀最窩心的一個聖誕節,當年英國BBC電視台播放一個關於非洲埃賽俄比亞旱災災情的特輯後,音樂人Bob Geldof立即致電Ultravox樂隊主音歌手Midge Ure,提出要為當地災民製作一首籌款歌曲,於是一呼百應召集一眾當時得令的英國樂隊及歌手一起參與灌錄,由Bob及Midge合寫監製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成為1984年聖誕節冠軍歌曲,關愛訊息傳到全世界,是次送暖行動代號為Band Aid

  34年後的今天,當本地新生代連上世紀的香港明星歌手都不懂,而他們不知道Band Aid是甚麼也不出奇,可能只知道Band-Aid藥水膠布,實在,這個刻不容緩的急救意識,開創當代群星合唱慈善唱片先河,接著有USA For Africa《We Are The World》及台灣《明天會更好》…等,Band Aid向世人喚醒《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具反諷意味的命題,到底,埃賽俄比亞知否甚麼是聖誕節?真相是,埃賽俄比亞採用古老的儒略曆,他們的聖誕節不是1225日,而是7日。


  看圖識字,《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唱片封面上,集結世界各地不同小朋友開心慶祝聖誕節,唯獨兩位骨瘦如柴的埃賽俄比亞小朋友,特別用上黑白照片作強烈對比,「幸福不是必然」顯而易見,整個計劃由1023日電視特輯出街,到單曲細碟在123日面世,前後只花差不多一個月多時間完成創舉,萬事起頭難,曲詞編監是最先決的關鍵,前設本身不只是一般流行曲咁簡單,而是一首眾志成城傳遞訊息之歌,所以Bob及Midge早已否決舊曲新唱改編歌,必需原創才有意義,幸好Bob剛好有一首原來寫給自己樂隊The Boomtown Rats新曲《It's My World》,結果成為《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創作藍本。

  唱片監製最初屬意Trevor Horn擔任,可惜時機不合,最後由Midge親自負責,並與錄音室工程師Rik Walton製作編曲,不說不知,開首鼓聲引子是取樣自Tears For FearsThe Hurting》一曲,John TaylorPaul Weller是最早參與主音結他及低音結他錄音的樂手,後來,1985年重新發行,Trevor Horn終有緣參與Remix工作,背面收錄《One Year On (Fee The World)》作總結,別具意思。

  這些年來,《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先後出過3個週年紀念版本,1989年有S.A.W.監製的Band Aid II跳舞版本,2004年有Nigel Godrich監製以鋼琴主導Acoustic Pop RockBand Aid 202014年有Paul Epworth監製的21世紀版Band Aid 30,到頭來,始終都是原版最經典入心,然而,2004年的12月,達明一派《為人民服務演唱會》一連4晚的紅館夜,明哥亦特別選用《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為每晚的開場曲,你還記得嗎?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1/12/2018)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狂屠絕路》: 血染的瘋采


  《狂屠絕路》肯定是本年度最迷幻異端的Cult片話題作,我會用「血染的瘋采」來形容這趟Trippy到不安的觀影睇驗,紅色是全片的核心主角,沒錯,真的「連銀幕也滲出血來」,完場時,你會不自覺檢查自己身心是否也被「赤化」?也可能速成短暫紅眼症!

  一個關於愛與失去的復仇故事,以1983年設定,共分兩個章節,前半段為「Children Of The New Dawn」,一個邪教的誕生,新黎明之子教主Jeremiah,偶然迷上主角Red的太太Mandy,企圖導她入教不遂,活燒收場,引發後段Red復仇之旅,「Mandy」片名才正式登場,大家如夢初醒,你話有幾迷?

  無論是RedMandy夫妻對話,又或Jeremiah的言行舉止,全部好似Take咗迷幻藥的離地派,沒有一個是正常,對白內容及處理手法又有點似Lars von Trier風格,絕色影像則散發Dario Argento詭異餘韻,JeremiahMandy樣貌合一的幻象視效,將觀眾引入Stoned狀態睇驗,沿途媲美《Enter The Void》變奏版,上半場的「挑戰迷幻感官極限」,對普羅觀眾絕對是非一般的觀影考驗,中途離場少不免。

  下半場輪到Red踏入狂屠絕路,由無政府主義的大逃殺,為亡妻穿皮褸上戰車,再自製聖戰屠刀,以至變種人戰車造型,又或The Chemist製毒專家,全跟《Mad Max》末日世界同出一轍,Red狂飲一支伏特加咆哮發狂,身穿老虎Tee跟猛虎出籠,寓意顯而易見,再吸埋變種狂喜毒品,正式入魔,殺得性起,由超迷幻到超暴力,「血染的瘋采」豈不是這麼簡單!

  想不到Johann Johannsson最後配樂遺作,是如此破格的Rock Opera新嘗試,尤其後半段沒多少對白之下,跟Red混沌複雜的思潮變異,結合得天衣無縫,片首巧妙選用King CrimsonStarless》又是神來之筆,收錄自1974年《Red》專輯,現轉化成Red主題曲,基本上,整首編曲結構亦等同本片主調氛圍及故事進程濃縮版,片末留下不解之謎,當Mandy最喜愛的木星忽然非常貼近,Red身處的到底仍是地球,還是已找到終極目的地?

  這令我想起2009年Depeche Mode《Sounds Of The Universe》內一曲《Perfect》,其中歌詞是這樣:

  In Another Lonely Universe,
  We're Lying Side By Side,
  Well No Ones Hurt And No Ones Cursed
  And No Ones Need To Hide,

  And Everything Is Almost Perfect....

(原文刊於U Magazine@20/12/2018)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Francis Lai 再見吧,浪漫!(2)


       Francis Lai音樂風格採合傳統French MusicJazzBossa Nova,擅寫觸動脈絡的感性浪漫音符,這52年來,成名作《Un Homme Et Une Femme》代代相傳,巧妙地建基於3組五連音升Key旋律「lah-dah-dah, ba-da-ba-da-da」不斷重覆入腦,在此特別推介日本電堂級音樂人高橋幸宏的改編版本,收錄於1997年《Cine Techno》雙CD作品集,以Techno-Pop手法重新演譯多首經典電影歌曲,令《Un Homme Et Une Femme》完全換上不一樣的電音新衣,非常別出心裁。

        當然,1970年荷里活賣座名片《愛情故事》(Love Story) 獲得7項金像獎提名,最後只有Francis Lai成功奪得金像配樂殊榮,從此衝出歐洲,享譽國際背後,原來是次合作差點胎死腹中,派拉蒙製作高層Robert Evans 看了Claude LelouchUn homme qui me plait》後,認定片尾音樂《Concerto pour la fin dun amour》很適合《愛情故事》的Color Tone,所以打算找Francis Lai負責配樂,怎料Francis Lai最初卻以怕搭飛機,不想去美國工作而推掉,後來,他們曾試用另一位配樂人卻不合心意,幸得Robert Evans好友Alain Delon出手幫忙,最終說服Francis Lai首肯參與,不過,條件是必需留在法國進行錄製,結果,導演監製及主角最後亦專程到法國跟進事宜。

        實在,1969年《Un homme qui me plait》亦是個人喜愛Francis Lai電影原聲作品之一,全碟共有3個不同版本《Concerto pour la fin dun amour》,不妨找來一聽,自會明白《愛情故事》主題音樂的原始基因所在,由Martine Baujoud主唱的同名主題曲《Un homme qui me plait》亦是百聽不厭的French-Pop佳作。

        若然你要我只可揀一張最喜歡的Francis Lai作品,我會亳不猶疑回答是1968年《13 Jours En France》,這不是一般劇情片,而是以1968年法國冬季奧運會為主角的一套紀錄片電影,由Claude LelouchFrancois Reichenbach聯合執導,故此,就連維基資料庫的Francis Lai作品名單上,也找不到它的蹤影,資料欠奉,全片10首配樂由4首作品變奏而成,《13 Jours En France》主題音樂是自己戀足一世的Francis Lai至愛曲目,最浪漫的法式情懷,3個不同編曲版本,各自各迷人,管弦樂跟男女和聲完美到不得了,Choir合唱繞樑千日好時光,Organ獨奏別具異鄉風情。

        一連兩期邊寫邊重聽Francis Lai舊作,亦憶起某年在日本Tower Records買了不少Francis Lai日版CD,《13 Jours En France》便是其中一張,如今已成為絕版炒盤;再見吧,浪漫!多謝你,為我們帶來這麼多難忘入心,盛載美麗與哀愁的動人旋律,Francis Lairepose en paix

亞里叭叭 : Francis Lai 再見吧,浪漫!(1)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4/12/2018)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亞里叭叭 : Francis Lai 再見吧,浪漫!(1)


       愛聽電影原聲的,必愛法國電影配樂,我所喜愛的法國電影配樂人有很多,論最浪漫,非Francis Lai莫屬,最近傳來他的死訊,剛於117日離世,在心我心目中,他永遠是法國最浪漫的電影配樂大師,Francis Lai,再見吧,浪漫!

        Where Do I Begin?印象中,最早接觸Francis Lai作品是孩提時代,父親買了《Love Story》電影原聲唱片在家播放,當然不曉得是甚麼來,然後,多得七十年代中後期的戲院回憶,當時入場等待開畫前,院內揚聲器總會播放一些Easy-Listening輕音樂,其中有兩曲特別難忘,正是Serge GainsbourgJe Taime.Moi Non Plus》及Francis LaiA Man And A Woman》,小時候一直只記得這些旋律,卻從不知道曲名,直至中學畢業,到新大華戲院睇重映的法國情色經典《少女情懷總是詩》(Bilitis),電影配樂跟David Hamilton唯美畫面成絕配,終於開始留意Francis Lai這個名字。

        Francis Lai擅長編寫優雅浪漫曲風,老套一點說法,就是「愛的旋律」,1977年《Bilitis》電影主題音樂以Synthesizer 彈奏為主,成功將少女心事的迷惘純真完美呈現,確跟Vangelis唯美電音手法互相輝映,1984年區瑞強亦曾將此曲改編成《訴心曲》,碟內其他作品全屬百聽不厭,好像遊山玩水Feel的《Promenade》及傷感鋼琴曲《Spring Time Ballet》,同樣備受當代電視台常用的著名BGM,沒錯,其實Francis Lai作品早已不時亮相於我們的電視時代,不得不提,1976年由甘國亮監製,賈思樂主演的《少年十五二十時》主題音樂,人人耳熟能詳,原曲本是1971Francis Lai一套西部片《The Legend Of Frenchie King》主題曲。

        說回Francis Lai初出道成名作,1966年金像獎最佳外語片《A Man And A Woman》,港譯《男歡女愛》,主題曲《Un Homme Et Une Femme》可是法式浪漫輕音樂不朽名曲,由片中配角Pierre Barouh又演又唱,與Nicole Croisille演繹不同版本,無論是男女混聲「Ba-Da-Ba-Da-Da」純音樂,配上歌詞的合唱版本,又或插曲《Plus fort que nous》,歷久常新,自此Francis Lai與導演Claude Lelouch成為最佳拍檔,緊接1967年《Live For Life》一對婚外情的新戀人故事,音樂延伸《A Man And A Woman》同系招牌浪漫之餘,《Theme For Catherine》色士風吹奏,更注入多一層憂怨變奏布局,1970年香港上映譯名為《春蠶絲未盡》,聽落好似鹹片外,更以「盪氣迴腸文藝巨片」介紹,認真有趣。(待續)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30/11/2018)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剋‧㝰婦》: 無毒不丈夫,㝰婦當自強


  當《失蹤‧罪》星級作家遇上《被奪走的12年》金獎名導,構成《剋‧㝰婦》入場信心保証,幕後如此先聲奪人,幕前何止星光熠熠,真情交足好戲氛,兩小時多片長,全程戲味濃郁,層次豐富,玩出不一樣的犯罪懸疑新格局,無毒不丈夫,㝰婦當自強,剋不容緩。

  由一個完美犯罪集團全軍封沒揭序,延伸《失蹤‧罪》忽然失去另一半的心理交戰前設,再轉化遺孀爛帳逐個償之同時,一股討債黑勢力亦已全面埋身,背後涉及芝加哥的黑金政治問題,以亡夫Harry遺物自尋生路的Veronica,如何承繼Harry領導者角色以㝰敵眾,化危為機,主線支節結構扎實,沿途引人入勝,就算Harry生死之謎早有定案,卻對整體追看性絲毫沒減。

  眾主角個性鮮明,出身自教師公會的Veronica,外剛內柔女強人本色,不懼強權, Linda辦事不力,獨養子女壓力大,Alice長期受惡母掌控搵銀為上,傻氣美色與智慧並重,前罪犯遺孀如何組成犯罪雜牌軍,外行人充內行人,娛樂無窮,論戲魅劇力,絕對完勝《盜海豪情:八美千嬌》。

  Harry與候選市長Jack的黑金瓜葛,跟競選對手兼黑幫首領Jamal之間的明爭暗鬥,Jack背負Manning政治名門包袱,本是一個以權謀私的政棍,足見編導有心側寫不平鳴的醜陋政治生態,全世界通用有共鳴,導演Steve McQueen亦不忘凸顯黑人種族問題常在,揭露白人優越主義的自以為是,Jack與父親Tom傾談謾罵Jamal不是,可見一班,HarryVeronica的黑白夫妻關係真相如是。

  值得一讚,選角對號入座,Viola Davis固然由頭帶到尾,說服力十足,那一幕「開門見夫」的內心掙扎終極決定,扣人心弦,Elizabeth Debicki成功演活傻戇爽直的高妹Alice,身世惹人憐憫,Daniel Kaluuya繼續一貫「冷不勝防」姿態,來個嗜虐黑幫狂徙變奏版,同樣入型入格,人見人怕,老戲骨Robert DuvallJack的政壇世家老父,依然老馬有火。

(原文刊於U Magazine@13-12-2018)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旅貓日記》: 淚之旅貓日記


  這些年,已拒看日本貓咪電影,只怕觸碰與愛貓離別之痛,免得全程淚長流,初時見到《旅貓日記》片名,滿以為是「帶著貓咪去旅行」,點知,原來是「帶著貓咪找歸屬」,開場不久已覺中伏,結果,換來一場「淚之旅貓日記」。

  貓奴心事有誰知?更何況,這個「阿悟的故事」,比阿信更有苦自己知,「帶著貓咪找歸屬」之旅,從最後的日子,回看短暫的人生,貓咪奈奈如何重新認識這個暖男貓奴,令《旅》變成一套不一樣的貓咪電影。

  透過舊友重聚造訪,跟阿悟兩個成長階段時空互動,小學篇與好友阿幸遇上流浪貓小八,為爭取收養鬧翻全校,純真可愛之極;高中篇《祖與占》三人行暗戀不果,如今二人已成夫婦,再見好友感觸萬千,偏偏奈奈似乎有意拒絕找歸屬,與狗狗打成一片表心意。

  如果真的有宿命論,「車禍」仿佛是阿悟不解之咒,一次小學旅行,突傳雙親車禍身亡,阿悟從此變孤兒仔,長大後,怎料又到小八遇上車禍死亡來電,難怪當奈奈被無良司機撞倒不顧而去,奄奄一息拼命呼喚阿悟,能夠死裡重生,正如阿幸亦有同感,奈奈跟小八外貌也很相似,很玄妙的一種緣份。

  阿悟自小已堅信「貓咪也是家人」的理念,分離從來不易,最後阿悟要留院臨行前,奈奈仍想伴隨到底,被困籠內拼力狂抓逃走的一幕,到尾段醫院探病期間,奈奈甘願做回流浪貓,只為見到阿悟多幾面,還未說最煽情的告別式,準備紙巾入場是必需,淚之旅貓日記是這樣形成。

 《旅》別於一般貓咪電影,全程人貓兩面睇,不只由貓奴角度出發,貓咪奈奈的心底語對白,既不失傲慢本性,亦對貓奴滿懷感恩之心,奈奈跟阿悟相約在彩虹橋再見,絕對是神來之筆,貓奴肯定百般感觸在心頭。

(原文刊於U Magazine@6/12/2018)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與鬼同行:大叔追兇》: 又係馬東石引力


  自《屍殺列車》廣結本地觀眾緣,這兩年間,馬東石變成本地上映的韓片指標,《與神同行:最終審判》、《犯罪都市》、《神臂大叔》…套套盡顯馬東石引力,總會引你入場一看,既是外剛內柔大隻佬,又不失冷面笑匠本質,《與鬼同行:大叔追兇》片名已話你知,即是《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加《神臂大叔》之意。

  近年韓片主導「逆權」思維,小角色如何挑戰惡勢力,就算神沒有同行,做鬼一樣可以並肩作戰,人鬼Soul-Mate拍住上,誓破販賣人口集團與黑警勾檔,講真,絕非甚麼新題材,卻有感是八十年代港產片《霹靂大喇叭》借鑑翻新,死鬼型警即是姜大衛,而馬東石就是洪金寶變奏版。

  一切由連鎖誤會開始,一個200%超熱血正義感的年青警員,遇上一個0%不問世事的暖爸大叔,一冷一熱兩極化,到靈魂出竅轉成交匯點,兩人各有感情包袱,前者準備新婚卻變人鬼情未了,後者與患重病愛女相依為命背後,潛藏好心沒好報的前因陰霾,笑中有淚,很典型韓片必備的必殺技。

  整體未至宣傳所說「爆笑傑作」程度,只算「溫情動作喜劇」,論最多笑位,集中於醫院內兩主角「人鬼」重遇時刻,馬東石由完全不信、半信半疑,嚇至暈倒,到被神出鬼沒玩突襲,扮「睇你唔到」都唔得,再被迫協助參與追查案件找真兇,那種不情不願又免為其難的矛盾心情,完全食正馬東石獨有的可愛引力所在。

  最後壓軸又是八十年代港產片必備的貨倉救人質,亦少不了犯罪証據爭奪戰,由VHS錄影帶變為USB手指,大同小異,熟口熟面;個人而言,以巴士欺凌事件前呼後應,跟進馬東石的心路轉化,值得令人反思,活在當下,大家是否已變成逆來順受的羊群一族,對任何不公義,繼續裝作冷眼旁觀,不聞不問,事不關己的話,到時,大家真的與鬼同行,共存一個沒有自由的鬼國度,不遠矣!

(原文刊於U Magazine@29/11/2018)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亞里叭叭 : 隨緣,人生究竟乜事?


 「冷暖那可休,回頭多少個秋…」《義不容情》再度第N次重播,你有冇數個回頭多少個秋,如今又老了幾歲?

  一生何求,一個很玄妙的問題,是否就咁簡單只求得與失?填詞人潘偉源那一句「剛剛聽到望到便更改,不知哪裡追究」,完全道出世事如棋的真理,試問,下一刻誰能料,由《一生何求》回到徐小鳳《大亨》,「得的多,還失的多,可有認真算過」,黃霑先生寫人生哲理別有一手,三言兩語,刻骨銘心,所有得失問題,盡在副歌一句「何必呢!」得以化解,人世間本是萬物皆空,曲末回應「追到什麼,找到什麼」,最後一切都只為「找那安然嘅我」,亦延伸《問我》笑住回答的我係我,一生何求,一切他朝都會身外過,唯有笑看人生。

  實在,黃霑先生有兩首非主打的人生曲,一直是個人至愛之作,首先有葉德嫻《人生究竟乜事》,收錄於1981年《星塵》大碟內,全曲只得短短8句,感覺很「杯酒當歌」式的隨性創作,黃霑先生包辦曲詞:

 「人生匆匆究竟乜事,
  實在有沒有,有沒有意義,
  人生點解有咁多事,
  令得我共你,好似痴,好似痴,
  日子,日子一日咁過,
  你一生中又有幾天,真有意義,
  人生種種究竟乜事,
  令得我問你,你問我,邊個知。」

  沒錯,日復日的人生,有幾天真有意義?究竟為乜事又咁多事?最後問來問去,答案有誰知?一首幾自說自話感嘆人生的小品怨曲,8年後,黃霑先生似乎找到答案,1989年葉蒨文《面對面》專輯內,收錄吳宇森《喋血雙雄》電影插曲 《隨緣》,盧冠廷細膩動人的主旋律,黃霑看透人生的一字一句,隨年月長,每次聽到都必感觸落淚。

 「未問是錯是對,過去都似水不必追,
  點滴都灑心裡,未問是雨是淚,
  從來無恨無悔,你我得與失都不必再追,
  刻骨刻進骨裡,事事入透骨髓。」

  將《大亨》簡單的人生提問再延伸深化,得失錯對恨悔都不必再追,那樣,人生究竟乜事?

 「隨緣自醉,醒醉都不過是路裡程序,
  人間我和你不過寄居,哭聲笑聲,
  我以美酒過濾,開心寫意就會隔絕眼淚。」

  人生就如過路客,一切都有主宰,「醒醉都不過是路裡程序」這句匠心獨運,甚至令我想到Philip K. Dick真言:「我們其實都是活在一個由電腦程式操縱的現實世界」,很厲害。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6/11/2018)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搵翻自己,碟有碟緣


        今年「香港亞洲電影節」,有黃浩然導演繼2015年《點對點》後,製作經年第二套新作《逆向誘拐》,其中於AMC金鐘兩場香港首映,同場加映導演另一套獨立短片《搵翻自己》,真人真事改編背後,主角正是我們共同熟悉的音樂朋友Thomas Chung,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本地愛聽歐美獨立音樂的,有誰不曾閱讀過Thomas的音樂文字,又或到過「助聽器」唱片店跟他閒聊。

        早前,才跟Thomas表示當年拜讀他撰寫的Tears For FearsThe Hurting》文章,當時Thomas筆名為Down Escalator,取名自The Chameleons樂隊首張專輯《Script Of The Bridge》一曲《Up The Down Escalator》,同期尚有另一作者Blondie所寫的《The Hurting》,多得他們介紹,從此讓我迷上惶恐之淚,一聽入局,也難忘在中環中央街市旁喜訊大廈的「助聽器」分店,Thomas向我推介Depeche Mode一套兩盒日版CD BoxsetX1+X2》,如今已成為絕版高價炒貨。

    《搵翻自己》以 Thomas 出走台灣二十年的一件生活瑣事,跟九七回歸二十年不謀而合,2000Thomas台灣定居4年後,曾嘗試回港找工作,並賣掉幾百張黑膠唱片,然後又過了17年「香灣人」生活,2017年,Thomas 回港心血來潮,到訪該二手唱片店,人面全非,卻無意間找回當年賣掉的一張舊唱片,只得封套,沒有唱片,老闆示意在另一個箱找找看,結果,破鏡重圓,還以一個折扣價買回來。

        沒錯,一般人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瑣事,不過,樂迷們卻肯定感同身受,明白箇中的悲喜交集,「失而復得」非筆墨可以形容,片長14分鐘,短小精桿,由少年夢轉化中年危機,時代如何變壞,人情如何冷暖,幸有音樂知己伴我心,當年今日,那一雙歷盡滄桑的手上,同一張心愛的黑膠唱片,再為它清洗歲月留下的塵垢,放在唱盤上,略有炒豆聲的風霜餘痕下,轉出仍是從前最親切的聲音,碟有碟緣,再見舊友,感觸萬千是這樣。

        由大AL客串飾演二手唱片店長最出奇不意,「大AL親筆簽名係咁上下」的妙句對白,玩自嘲幽默抵死之餘,向興奮莫名的Thomas輕描淡寫回應一句「係你嘅,就係你嘅」,更有玄外之音,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然而,當Thomas走在七一大遊行的街道上,這塊絕地,還能否找到「失而復得」的出口?

        值得一提,片中飾演Thomas中年版是本地資深劇場工作者兼導演鄧偉傑,而由於製作及版權問題,故此將唱片改為大AL《發你個財財》,並選用《我的歌》為完場曲,然而,真實版本應該為彭健新《二等良民》。

    「人生,又似苦海裡浮沉,若覺得一切無憾,就算係行運…」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0/11/2018)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智命談判》: 講數講出真感情



  今年剛好是《冇數講》20周年,可說是「談判專家」電影最出色代表作,雙方拉鋸戰鬥智鬥力,背後涉及老屈冤情,局中有局,勢不低頭企硬到底,讓觀眾睇得肉緊入局,劇本有張力,也需兩大主角夠好戲,自此《冇數講》成為同類型片種的參考藍本,《智命談判》亦不例外。

  恐怖分子頭目閔泰九,脅持人質指定要談判專家河彩允作視像對話,由最初不知就裡,疑似ISIS式綁架勒索,到逐層抽絲剥繭,揭發官商勾結的非法軍火黑幕,再跟開首河彩允的自責個案圓滿連線,演變成另一場政治角力的逆權行動,凡事不要看表面,盜亦有道,劇本倒算不錯。

  那麼,何謂《智命談判》?借用「智」代替「致」玩同音食字,到底最後是「理智」還是「鬥智」?很抱歉,兩者皆不是,閔泰九集結狂傲與理性的內心交戰,時而帶點病態的失常,復仇目標對象十分清晰,沿途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玄彬演得不俗。

  反觀找來孫藝珍嘗試扮演談判專家,未免太冒險欠說服力,試問一位談判專家怎會那麼容易被對方影響情緒牽著走,且經常顯露眉頭深鎖的不自在狀態,全程只覺她是死撐裝強下去,透過閔泰九穿針引線,誘導她如何追查箇中真相,相比起以往同類片講數講出張力懾人的對持關係,編導似乎有心玩玩新意思。

  孫藝珍始終要有流淚動人篇做必殺技,同情閔泰九兩兄妹身世後,講數講出真感情是必然,當謎底揭到最終章,這群隻手遮天的幕後高層,竟然沒有任何危機意識可言,讓閔泰九輕而易舉殺入大本營,就連河彩允都可以忽然趕來埋尾大結局,完全八十年代港產片粗糙手法,總言之,《智命談判》整體未算扣人心弦,佈局未見精密,但節奏明快,冷場不多,可以一看。

(原文刊於U Magazine@22/11/2018)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巴比龍》越獄經典45周年 (2)


  上世紀七十年代,先後有兩套逃獄片經典,正是1973年《巴比龍》及1978年《午夜快車》,堪稱同類片種最享負盛名的參考藍本,轉眼45年,正如上期所言,由Michael Noir執導,Charlie HunnamRami Malek主演的2018年新版《巴》,先於去年多倫多電影節曝光,及今年8月在美國正式公映後,藍光碟亦剛於本月初推出,為《巴》45周年紀念來個終極致敬。

  自由無價是《巴》一個重要主題,Henri Charriere (Papi) 如何自強不息,千方百計多番逃獄不果,最緊要以不殺獄警為戒,甚至兩度被獨自囚禁不見天日的俗稱「水飯房」,少一點意志鬥心,也難以活著出來,最後「魔鬼島」壓軸跳崖一幕,完全展示Papi為自由可以去得幾盡,等同買大細的50/50生死存亡,寧願一搏,也不想留在孤島過度餘生,站在崖上的好友Louis Dega遠眺Papi終能成功獲得自由,主題音樂隨即亮起,Free As The Wind是這樣觸動心靈,Papi躺在自製的椰殼浮床上,向天高呼「Hey You Bastard, Im Still Here !」,話你知,我仲未死得,大快人心!

  當年由兩大影帝Steven McQueenDustin Hoffman主演,《猿人襲地球》及《鐵血將軍巴頓》金像大導Franklin J. Schaffner又一代表作,歷久常新的百年好戲,45年後,找來名不經傳的新晉導演Michael Noer執導重拍,兩位Up & Coming新一代演員Charlie HunnamRami Malek參演,未嘗是越級挑戰的勇氣可嘉,也讓新生代影迷重新認識《巴》,當然,珠玉始終在前,忠實影迷新舊對比少不免,看過之後,卻有感全片佔九成篇幅處理,是依據舊版再作細緻調整,美指及攝影一絲不苟,製作用心,值得一讚。

  相對於舊版以PapiLouis的情義兩心知為主導,新版更加強Papi渴求自由的心路歷程演變,「水飯房」如何令人精神失常的迷惑狀態跟舊版最大不同,片首既補完Papi冤獄前因,片尾亦交待出版自傳的後續點滴,論演技方面,也不必硬將他們跟Steven McQueenDustin Hoffman相提並論,只可說借鑑參考,刻意模仿是愚蠢的,真正要扮演的是PapiLouis兩個真實人物,反觀Charlie Hunnam更似Daniel Craig,外表剛強又深思熟慮,Rami Malek則延伸Louis心精配方,卻不太面懵,圓眼鏡標記之下,保留Dustin Hoffman「木咀」表情,有趣是,Rami一連兩套真人真事電影演出,主角「咀部」都成為扮演重點,「木咀」完又「哨牙」,真的有口難言。

  唯獨David Buckley的新版配樂平庸乏味,企圖破舊立新不成,倒不如沿用Jerry Goldsmith舊版主題旋律,再作重新變奏改編更見效,相信影迷也不介意吧!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6/11/2018)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亞里叭叭 : 《巴比龍》越獄經典45周年 (1)


  近期熱作《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令好多人開始留意扮演Freddie Mercury的美國演員Rami Malek,心水清的影迷,早已看過其兩年前的美劇代表作《Mr. Robot》,有趣是,不知是否人有相似,實則不太似,發現不少網民竟誤將近期BBC話題作《Bodyguard》當為Rami新劇,主角應是蘇格蘭演員Richard Madden,而非Rami Malek

  反而,Rami Malek去年同樣演出另一套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就是重拍自1973年經典名作《Papillon》,當年港譯《巴比龍》,根據拼音直譯又幾傳神,實則是蝴蝶法文之意,本是主角Henri Charriere暱稱,大家都叫他做Papi,電影亦以其1969年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他在1931年被誣告謀殺,定判終身監禁的十年逃獄故事,最後如何被送到有「惡魔島」之稱的死亡孤島,成功戰勝大自然,終獲自由重生,然而,Rami不是扮演Papi,而是Papi的獄中知己好友Louis Dega 

 《巴比龍》是童年難忘觀影初體驗之一,電影於1974年在港上映,父母帶同我及弟弟在銅鑼灣豪華戲院睇《巴》,幾歲大的小伙子,劇情仍未看得懂,印象模糊,只記得片首見到好多灰衣人排隊上船,又有好多黑暗房間的場面,直至影碟年代,才正式重新認識之餘,對Jerry Goldsmith的《巴》電影配樂一直情有獨鍾,早前本欄「最後的Playlist」亦曾提及,它絕對令《巴》觀賞過程,提升到更觸動心靈的層次境界,主題音樂旋律迴盪出一種回頭已是百年身之感,對人生的唏噓無奈,由Engelbert Humperdinck主唱的歌曲版本《Free As The Wind》,一字一詞,語重深長。

 「Theres No Regret That I Feel, For The Bitter Sweet Taste Of It All, If You Love Theres A Chance You May Fly, If You Fall, Well You Fall

  值得一提,1974年尚有一個由法國女唱作人Nicoletta主唱的法文版《Toi Qui Regarde La Mer》,編唱來得更憂怨動人,更盪氣迴腸,不過,或許由於版權問題,這個原裝法文版不易找到,當年推出7吋細碟後,近乎絕跡於Nicoletta個人專輯及精選,至今唯一可找到的,是由法國專出SoundtrackEmOkey 唱片廠牌,於2002年推出的《巴》電影原聲復刻版CD內,特別收錄《Toi Qui Regarde La Mer》為Bonus Track,一聽入心,彌足珍貴。

  實在,2015年《伊朗的士笑看人生》電影內,其中一位老翻影碟小販乘客的手機鈴聲,不斷響出的正是《巴》主題音樂,導演亦有心向追求自由理想國度來憑曲暗喻。(待續)

亞里叭叭 : 《巴比龍》越獄經典45周年 (2)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5/11/2018)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逆向誘拐》: 一場遊戲香港夢


 《逆向誘拐》是近年難得一見的港產片奇葩,一個別開生面的誘拐遊戲,最後延伸到改變香港未來的終極標靶,因緣際會之下,連看兩場的個人觀後感:「切勿跟車太貼」,編導本想跟觀眾玩一場玩味逆向觀影睇驗,你自以為好醒跟商罪督察唐輔玩推理尋真兇,對不起,這未免太膚淺,只因真正「被誘拐」的主角,是香港本土!

        先從多角度接收密集資訊,涉及勒索電郵、跨國投資、科網融資…大數據時代互動轉機,花你心神,引你入局,誰是內鬼,揭穿又如何,推理只是前菜,沿途輕鬆多過緊張,令我想起八十年代馮淬帆自導自演的《歡樂五人組》,同對「犯罪」二字提出逆向新註解,一場遊戲香港夢才是真命主盤,懂得玩,絕地始終有重生之日。

        由「Kidnapping」逆轉為「Napping Kid」,跟最後對白「唔好再詐瞓」完美連線,再來一張201410月舊照,獻給「詐瞓」的下一代顯而易見,要改變,先要喚醒未來的主人翁,The Cunts Still Running The World,向「廢老」制度說不,要坐言起行,沒錯,韓國有「逆權」電影系列,如今,香港終於都有「逆向」開先河。

        今日香港失陷,一群自以為是又未與時並進的老海鮮,聽命操控港人命運,阿植不斷跟唐輔及上司笨問寸答,連環KO 直插「廢老」權力核心,絕非笑完就算咁簡單;全片沒有黑警,卻有比黑警更不濟的笨警執勤,「差人做嘢,唔駛你教」串得夠應,天星小輪碼頭幾個神秘黑衣人企圖闖閘一幕,職員回應「呢度喺香港嚟!」簡直神來之筆,玄外之音,你知我知,妙不可言。

        編導能將如此複雜人物故事結構化整為零已算不錯,只略嫌整體節奏掌握未夠圓熟,阿植不時抽離望鏡頭向觀眾說心底話,又經常重覆情節即時解說,確有打亂拍子之感,幾幕黑衣人追逐跟蹤戲亦有心無力,反觀選取中環半山新舊交接空鏡連貫「世代之爭」心思細膩,沿途密碼不絕,再有兩大彩蛋滿載而歸,導演本是影迷的心態反射,不用言喻,完場曲《The Best Is Yet To Come》為Napping Kid終極打氣,意重深長,感染力強,明天會更好定更差,繼續不聞不問,只會坐以待斃!


[後記]

         其實編導已成功以身作則,如何由零開拍本片,話你知甚麼是「懂得玩」的真義,時代在變,改朝換代是定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時代話事人?時代變壞,固步自封的過時「廢老」,仍在掌權打壓真正的時代接班人,假開放,真監管,「莫須有」白色恐襲, 「戰爭是和平,自由是奴役,無知是力量」赤色洗腦教育,歪理思想誘拐我們未來的新生代,「詐瞓」只是逃避,「面對」才是己任,未來始終是屬於你們,是時候要「懂得玩」!

         全片沒有任何對白提及「廢老」二字,反而葛民輝飾演的科網公司話事人Carlos,就狠狠地形容I.T.奇才Zachary為「廢青」,且要再三強調多一次的「大特寫」鏡頭,這一幕設定是頗別出心裁,大家可有想到指罵別人時,那指向他人的一隻手指,跟反指向自己的三隻手指的喻意?

        由《點對點》同一班底V記及Henry Lau創作的配樂部份,亦為《逆向誘拐》建構一個新舊交替的獨特聆聽空間氛圍,既帶點未來電幻,又不失傳統藍調,嘗試以一些琴音聲響及歌曲段落拆件另上,活用5.1多方向全包圍,增強音色立體感,後期製作花上不少心思。


(原文刊於U Magazine@15/11/2018)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亞里叭叭 : 皇后與我 (3)


 《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電影以1985Live Aid為駐腳點,別具心思,正如上期提到《Radio Ga Ga》歌詞:「You Had Your Time, You Had The Power, Youve Yet To Have Your Finest Hour1985713日溫布萊球場,我們都曾經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無論現場或睇衛星直播的,都深深記得Queen如何震懾全世界,如何用音樂跟樂迷互動的熱血魅力,全場拍掌大合唱「All You Hear Is Radio Ga Ga」後,Freddie Mercury與群眾一人一句「Ay-Oh」,個人而言,可是流行音樂史上,最重要的現場演出經典時刻之一,這一夜,我們有幸能夠同步實時參與觀看,畢生難忘。

  如今,《波》電影近乎完美復刻的高仿重演,雖則欠缺《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及《We Will Rock You》,已足以令大家睇到熱淚盈眶,思潮起伏,實在,當晚Freddie MercuryBrian May亦有再度出場,以結他伴唱另一首至愛《Is This The World We Created?》,每句歌詞完全對號入座,傳遞關愛世界訊息,好有意思,「Just Look At All Those Hungry Mouths We Have To Feed, Take A Look At All The Suffering We Breed」向全人類追問為何這個世界變成這麼樣?


  1986年,QueenMV名導Russell Mulcahy電影《挑戰者》(Highlander)負責配樂及歌曲創作,今次跟《Flash Gordon》玩法不同,不再以同名電影原聲形式發行,而是將片中出現的6首歌曲,再加3首新曲,變成《A Kind Of Magic》專輯推出,唱片封面跟電影沒有任何關係,就只有幾張細碟以《挑戰者》劇照做封面,電影主題講長生不死,Queen繼續發揮他們的搖滾魔力,《Princes Of The Universe》活像《FlashSaviour Of The Universe》強化重生,《Dont Lose Your Head》則唱出Highlander斷頭式決鬥升呢的不死精神。

  當然,論最點題之作必屬《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當年睇《挑戰者》早已一聽入心,隨年累月,愈聽愈感觸人生的心愛之作,Brian May寫出人類對生死的迷思,Michael Kamen弦樂編排功不可沒,「Theres No Time For Us, Theres No Place For Us, This World Has Only One, Sweet Moment Set Aside For Us」當《波》電影以此曲襯托Freddie Mercury得知染上愛滋病,知道自己時日有限,絕非神來之筆,而是曲如人生,歌曲與畫面互動感染力之強,非一般煽情催淚可媲美。

 《Live At Wembley 86》是百看不厭的Queen現場演出作品,也是皇后與我的一個終點站,畢竟對後期的《The Miracle》及《Innuendo》印象麻麻,就只較喜歡《The Show Must Go On》一曲,所以,當電影完場最後播出此曲,聽到前奏已觸動神經,步出戲院,繼續人生。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9/1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