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屍奔女子高校》: 三場遊戲一長夢


    《屍奔女子高校》片名玩得好,女主角點解要喪跑Go!Go!Go! 全因無厘頭走入一個奇異世界,無端端遇上停不了的大逃殺,看似是三場遊戲一長夢,實則更似一個血淋淋的青春殘酷物語,潛藏大量對成長期的疑惑不安,甚至恐懼未來的隱喻訊息,園子溫成功將山田悠介原著小說演化成一齣淒美絕倫的青春狂想曲。

        序幕突如其來「鬼風刀」將旅遊巴士及女生們斬成一半,叫人嘩然不禁,唯一生還者美津子展開屍奔之旅,好比「幻海奇情」連鎖反應,逃到陌生的學校重遇所有死去同學,冷不防失常老師機槍來襲大開殺戒,逃到小鎮忽然變成惠子準備出嫁,血色教堂殺無赦,又再逃出生天,化身長途跑手Izumi…最後就只有美津子可以留低,究竟甚麼一回事?

        英文原名「Tag」,或許已解釋美津子/惠子/Izumi同屬一人之意,從宣傳所言:「消滅全國女高中生!」到血染羽毛的初夜象徵,正是沒有未來的暗示,前大半段篇幅盡是一個全女人的單性世界,到最後才出現全男人的空間,美津子的角色背負重任,跟2006年《末代浩劫》同出一轍,那紅藍連線設定及真相揭盅,亦不其然跟《Matrix》延伸聯想。

        據知,自2008年至2012年期間,原著小說已先後改編近六集電影版系列,今回跟以往設定大不同之餘,園子溫直情將整個平衡世界論玩轉過來,媲美Shyamaian《破天慌》內大自然反擊的「鬼風刀」簡直一絕,選用我見猶憐的玲奈特林德爾做主角美津子,純愛得沒話可說,且愈看愈似當年的韓君婷。


        擅用日本4人樂隊MonoPure As Snow》曲題皆對號入座,由淒美轉化激情的Post-Rock意境氛圍,演活一首青春最後之挽曲,跟中島哲也《告白》活用Boris作品有異曲同功之妙。

(原文刊於U Magazine@29/1/2016)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亞里叭叭 : 天‧不‧容‧問


    《復仇勇者》最終是否人定勝天?Hugh Glass死去活來如亡魂追兇,John Fitzgerald人在做,天在看的終需要還,二人終極血淋淋生死之決,是人是獸不再重要;2016年回看一個1823年的真人真事,離場後,目睹商場內電視新聞接著報導銅鑼灣書店事件之所謂最新消息時,你可能也會不禁自問:「我們活在當下的時代,是否正在嚴重大倒退?」

        John Fitzgerald殺人父子,以為可以暪天過海,自編自導父子死亡版本,直至Hugh Glass大難不死,真相大白,人最後確是勝天,或許,這就是天網灰灰;不幸是,來到21世紀的新時代,光天化日下,我們卻活生生見證比John Fitzgerald更無恥更萬惡的黑勢力政權,企圖隻手遮天,混淆視聽,掩飾真相,等同一群扮文明的野蠻人,百分百跟現代文明思想步伐完全脫節的野蠻人,當一個野蠻人掌控的犯罪集團,居然可以明目張膽將一間人民書店強屈成一個犯罪集團,天是否真的不容問?

        有說我們都活在同一天空下,真的嗎?印象中,以前我們這裡是藍天白雲,19年前一個風雨交叉的回歸夜後,這片天開始風雲變色,你有看過多年前廉署某個反貪污廣告嗎?何止烏雲蓋頂,直情赤色風暴!

        你見過美國流行樂壇大師Burt Bacharach未?我見過…未見過又如何?我是他的忠實樂迷,愛聽他的音樂作品就已足夠,你自以為是,不可一世地說你見過,再問旁人見過未的話,又是否想表示你的身份地位有幾特殊,又是否可以等同你跟他同樣有非凡的音樂才華呢?如此一句半鹹淡廣東話內容,足以顯示扮文明的野蠻人集團成員是何等井底之蛙,不愧為創蝌最佳人選,蝌蚪當然任佢創。

        2005年,當時77歲的Burt Bacharach發表一張頗破格的個人專輯《All This Time》,找來Dr.Dre 合作嘗試與Hip Hop接軌外,更是出道半世紀以來首度親自參予填詞,眾所周知,Burt BacharachHal David從來都是最佳拍檔,一曲一詞,媲美本地的顧嘉煇與黃霑,碟中有一首名為《Who Are These People?》作品,完全是Burt Bacharach對這個地球所有國家領導者,作出不平鳴的控訴與質問。

       Who Are These People That Keep Telling Us Lies
       And How Are These People Get Control Of Our Lives
       And Wholl Stop The Violence Cause Its Out Of Control?
       Who Are These People That Destroy Everything
       And Sell Off The Future
       And What Kind Of Leader Cant Admit When Theyre Wrong?

        沒錯,當時我都好想問:「呢班到底係乜嘢人?」最近,我終於找到答案:「扮文明的野蠻人」,個個口不對心,只因心只對己,從來宣誓效忠於國,幾時有效忠於民?好一個野蠻人掌控的犯罪集團,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是千真萬確,如果真的人在做,天在看,誰是大佬?心知肚明!難怪,天不容問。

        當你發現今天重聽1989年達明一派《天問》比當年來得更貼近時勢,對不起,這裡已沒救了,此時此刻此模樣,門常開下群魔起舞,妖獸都市實況劇每日荒謬上演中,問責的全不負責地張牙舞爪,胡說八道,扭曲是非,一張張比魔鬼更魔鬼的邪惡咀臉,相信連楳圖一雄也甘拜下風。

        抑鬱於天空的火焰下,
        大地靜默無說話,
        風吹起紫色的煙和霞,
        百姓瑟縮於惶恐下。
        縱怨天,天不容問,
        歎眾生,生不容問。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6/1/2016)
*圖片取自《達明一派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內《天問》背投畫面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第五天劫》:外星人來襲造假


        倒懷疑《第五天劫》背後陰謀,根本就擺明如盤托出神秘組織滅絕人口論,全片你有看到任何一個外星人嗎?甚麼第一至五天劫,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憑一隻爛鬼外星母艦在美國上空亮相就入外星人數你不知道美國「藍光計劃立體三維投影幾可亂真,其他國家又不聞不問,如此這樣,電影《2012》所見的世界末日都可以關外星人事。

    《第》原著小說跟近年悶到發慌的反建制救未來題材無出其右,又是女兒當自強擔大旗出發之餘,日場面熟口熟面,驚喜欠奉,到外星人寄居地球人身體,稱之為The Others不就是1988John Carpenter《極度空間》橋段,當年《極》正是以外星人潛藏人體侵佔地球,來影射神秘組織如何操縱全世界民生,片名They LiveThey別有用意,跟今回The Others同出一轍。

        外星人來襲佔領地球行動,將我們的下一代變成洗腦戰士,向僅存者自相殘殺,本是滅種行為取自1992年《再造戰士》設定,真有其事在美國上演,不過,見到幾歲小朋友穿童裝軍服上戰場,一支機槍都重過又高過他,聽指令在槍林彈雨下走來走去,搞笑想到IS笑不出聲

        最大敗筆是選角失策,點解又要找Liev Schreiber做主角,十套有九是先忠後奸,一出場已知出事,聯同醫療室女軍官奸相外露,大家已心知不妙,導致真相揭盅喝倒采收場女主角Chloe Grace Moretz只算中規中矩,還是演回紫天椒較入型入格,外星人臥底型男同樣不攻自破,忽然一段天外情亦牽強悶人。

    《第》觀感形同電視電影攝製模式,劇情節奏似美劇多過荷李活,全為未完的結局拍續集所致,未免太一廂情願,你還想知道Cassie等眾人如何阻撓外星戰隊滅絕人種嗎?又或Cassie會否珠胎暗結誕下「混星新種」救地球?如果夠Guts的話,下集就反過來說外星人來襲造假吧!

(原文刊於U Magazine@22/1/2016)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亞里叭叭 : 不朽‧寶兒


        香港時間2016111日的下午,因為推出不久,才剛完成一個David Bowieplaylist後,卻發現Facebook出現大量寶兒死訊的Post,心裡一沉,很有世界末日來臨的不思議氛圍,那個世界是我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新世界,屬於這49年間不同時代的樂迷們,由1967年《David Bowie》到2016年《》,幾代同堂的時代終結,天地真的不過一剎那。

        自問不是寶兒死忠Fans,但試問哪個愛聽英倫新音樂的不愛他?記得最初認識寶兒的唱片是1980年《Scary Monster (And Super Creeps)》,初中時期的我跟同學們開始走入歐西流行樂壇大觀園,此盒帶正是由一位同學自購推介,大家先被水彩畫像的封面吸引,集結型與美的藝術構圖,初聽序曲《Its No Game(No.1)》感覺是怪怪的,由一段日文誦讀始動,到寶兒吶喊演繹,跟當時聽慣的主流派不一樣,現在聽回此曲的話,你會發現Blur的根源所在,也找到一絲《Boys And Girls》靈感觸發點。

        當然,令自己真正一聽愛上的始終是《Ashes To Ashes》及《Fashion》兩曲,後者如醫療儀器心跳聲效前奏已先聲奪人,然後電結他聲效又是極其別出一格,你自會跟隨節奏身體在郁動,最深印象還有副歌時,寶兒唱「Fa Fa FaFashion」及那句「Beep Beep」;《Ashes To Ashes》引子的Syn-Lead音韻又是經典,當時已聽到寶兒細說一個未來派故事,很久之後才知道是Major Tom第二部曲,跟《Space Oddity》及《Hallo Spaceboy》屬連體嬰,此曲也是掀開英倫新浪漫之始的驚世鉅著,可惜,Major Tom最終已化成骷髏。

        沒錯,我是聽八十年代的寶兒成長的一群,那時候,就只知他是一位流行樂壇巨星,1983年《Lets Dance》固然街知巷聞,等同寶兒的《Thriller》一樣,幾乎人有一張守門口,本地音樂雜誌封面人物之冠,想說1984年《Tonight》,成績雖承接不上《Lets Dance》,依然引起一陣熱話,當年為細碟《Blue Jean》特別拍攝一套長達21 分鐘的音樂短片《Jazzin For Blue Jean》,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我們都同於某周末夜,齊齊安坐家中靜待三色台全港首播足本版,全因Loving The Alien所致,來自火星的寶兒,也是自己極愛之作《Loving The Alien》,聽聞此12吋加長版本是當年Disco Disco每晚關店前的指定送客歌。

        一星期過後,我們仍不太相信寶兒已死,正如之前我們都不信他會老,然而,1983年已故名導Tony Scott首部電影《血魔》內,由他飾演的18世紀吸血殭屍John Blaylock身上,其實我們早已同時預見這兩件事,翌年,我們在碧麗宮大銀幕上,目睹他親吻坂本龍一臉頰的經典時刻,揮之不去的觀影睇驗,仍一直留下如此懸念,如果由寶兒演唱《Forbidden Colour》又會是如何?

        記得2007年曾寫過一篇「變色龍60大壽」,當時英國音樂雜誌Mojo 推出一本寶兒特集,邀請Kate Bush寫序贈言,她表示從收音機首度聽到寶兒歌聲是《Starman》,正在沐浴的她即被迷上,隨後更將寶兒海報貼於Elton John旁邊,想不到,卻等不到明年70大壽,寶兒已告返回火星,看來地球真的很危險?當Starman幻變黑星,正如梁兆輝所言:「這好比死亡藝術」,寶兒早已為自己的死亡作出最完美部署,全碟遺下的一字一句,MV潛藏的大量訊息,就交由真心樂迷自行解讀,寶兒最後就像跟我們玩一個遊戲,問大家有多久沒細心去聆聽一整張專輯?又或嘗試了解多些創作人的心思?

        寶兒的歌影視世界是無極限之大,區區一部紅Van又怎能承載代表所有?怪就只怪港人從來只顧當下,少理歷史,懶去尋根,音樂斷層,很多九十後只知道紅Van上唯一寶兒之歌不足為奇,如此一個舉足輕重的劃時代Icon,一位The One and Only的不朽巨星離世,本地所謂娛樂圈及流行樂壇竟好像不聞不問,仍是那一句:算吧喇!

        Where Are We Now? The Moment You Know, As Long As Theres You……多謝你,寶兒!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9/1/2016)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復仇勇者》: 原始求生復仇記



    《復仇勇者》英文原名《The Revenant》為亡靈之意,正是主角Hugh Glass死去活來的象徵意義,源自19世紀真人真事改編,一場簡單的原始求生復仇記,三言兩語已說完的一個故事,《飛鳥俠》導演Alejandro G. Inarritu將它赤裸裸真實呈現在大銀幕下,讓觀眾隔空睇驗夾雜人性與獸性之間的殘酷角力,愈看愈心寒。

        冰封絕地總留下多少冷血事件簿,Hugh Glass身負重傷被自私同僚生葬,親眼目擊愛兒被殺,身心重創痛不欲生,就憑最後一口氣絕境自救重生,前有復仇之路,後有印第安人追殺之餘,沿途尚有個人與大自然的無極限挑戰,更重要是如此挑戰感完全貫穿戲內戲外,直教觀眾有歎為觀止的視聽震撼。

    《復》擅用大量空景與竊竊耳語的留白畫面,全程自然光捕捉真實構圖美,觀感媲美Terrence Malick大師級風範,同樣令活慣於大都會的低頭族,抽身設想個人跟大自然是如何渺小的引導思索,甚至回歸原始寂靜危機四伏的本性所在,反思何謂真正的孤立無援,也不要隨便嘆謂「悶悶不樂」吧!

         追求百分百現場實感是Alejandro拿手好戲,單看Hugh Glass被大熊襲擊一幕已夠話題性,全程一個鏡頭直落,毫無瑕疵可言,大家自覺相信大熊是真的,至於Hugh Glass與馬一起飛墮山崖後,再劏馬取暖又是野外求生指南即場示範。

        期待中的Leonardo DiCaprioTom Hardy好戲連場沒出現,焦點落在DiCaprio豁出去的投入演出,為生存可以去得幾盡是大前題,活像國家地理頻道與DiCaprio的真人求生騷,二人終極血淋淋的生死決,是人是獸已沒分別。

        不得不提,坂本龍一與Alva Noto悉心打造的配樂氛圍,發揮陣陣攝人的簡約張力,純Ambient延音層層遞增,慢慢滲透激盪觀影心靈,向大自然發出人性最無奈的吶喊迴響,跟《飛鳥俠》先聲奪人各走極端。

(原文刊於U Magazine@14/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