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慌‧大同


 
   1984年,英國電子樂隊Ultravox有一首單曲叫做〈White China〉,其中歌詞是這樣寫的:

  Will you stand or fall?
  With your future in another's hands
,
  Will you stand or fall?

  When your life is not your own......

  2013年的今天,再重聽細看這首歌曲,再環顧我們活在當下的這個末落世界,人人都似被迫活在同一個既定制度的生活模式之下,另類小眾的自由空間愈來愈受威脅,不難想像我們的下一代將變成《1984》及《妙想天開》電影的主角們…



  好簡單,請留意現在的電視頻道每日在播映甚麼東西?兩個高清中文台每個工作天竟是股市資訊屏幕,由開市到收市時段,高清睇股市,當中又有幾多股民真係睇得清清楚楚,全民皆股,蒙在股裡,投機大過天,然後,賺到錢就有帶你睇豪宅食好嘢節目,幾千萬當碎銀,愈睇愈令人頓生貪慕虛榮之慾念,嬴輸無時定,明天再返回股壇搏殺一番,再唔係就晚晚做職業球迷,睇波又賭波,開場中場完場都有大量借錢廣告輪流登場,安在家中如置身濠江一樣,同樣有另類疊碼仔長伴閣下身旁,嬴到錢又去飲飲食食,輸錢就去其中一間財務易借易還;最新個案主攻宅男一族,唔駛露面只要開聲就借到錢,然後繼續匿埋屋企打機,仲要有美女從天而降登門入室,何止利誘你?直情色誘埋你?

  生活是否就只剩回「行屍走肉」式的衣食住行選擇?這個城市奉行消費享樂主義,好像誘導大家不要太多無謂思想,仿佛最好活在大同世界的庇護所,人人大同就最完美最安全,到最後大家都怕被大眾圈子排斥而甘願同化,就好像聽歌睇戲,大家都只愛跟大隊聽主流睇大片,一定要有共鳴有共識有共同話題,才能借此來建立大同的社交關係,只要表示喜歡聽另類音樂睇獨立電影,即時被別人視為非我族群,投以怪異眼光,全因只要是大多數都沒有聽過睇過的,就等同沒有共同話題可以溝通,刻薄一點來說,連做人都要如此投機。

  1980年翡翠劇場的《親情》,有以下劇情:一位售貨經紀教導另一位新入行同事,做經紀要食腦,要做萬事通,即係對各行各業都要有些認識,這樣就容易跟對方好好溝通,如此建立大同的社交關係,又不是從個人利益出發為終極目的,幾十年來根本從未變過;另外,一對母子跟清潔工人一起在電梯入面,母親卻毫不忌諱對兒子說:「你如果而家唔好好讀書,第二日大個左就要做埋呢D倒垃圾工作…」並邊說邊手指指以不屑目光跟清潔工人對望。



  人生又是否必定要搵到好多好多錢,一男一女結婚生子,有車有樓,最好再有埋社會地位,名成利就,才算是好正常?才算是達到人生終極目標?人生是否就如此這樣為供樓為養車為子女為生計,甚至「為保住份工」,營營役役終此一生,不依循如此「認受性」的所謂遊戲規律,就通通成為俗世眼中的敗者,早前Michel Gondry新片《戀愛幻遊》主角哥蘭見工被揶揄「大食懶」一幕,當他終於要返回現實大制度的身心變化,告別多年自由身的生活習性,為賺錢去接受匪夷所思的工作,到底甚麼才是真生活?哥蘭本身憑空想像的創造力,又是否總要被俗世視為「大食懶」的誤解?

        為保住個飯碗,大家可以忍到有幾盡?

  到底是誰來定斷正常不正常?錯或對?難道大多數公認的思想行為,少數就一定要盲目服從嗎?之前,明哥訪問表示初出道不久,曾於街上碰上一對母子,被他聽到以下一番對話,母親對兒子說:「呢個就係達明一派唱歌果個死基佬…」

  性別從來只是與生俱來的人體外表之別,一個人的內在是美是醜,才是更重要的關鍵,這個地球上的人類,不是男,就是女,人人都是地球人,誰與誰相愛又是否需要任何人審批通過?這個世上如果沒有清潔工人,恐怕你我他早已活在一個個垃圾堆填區,又何解要如此莫視他們為人民服務的功勞?曾經有一套舊片叫做《掟阿媽出火車》,當然不是要你大逆不道,掟阿媽出街,只想大家可以嘗試掟走阿媽或老爸一些封建思維。

  Will you stand or fall?
  With your children in another's world
  Will you stand or fall?
  When your town is not your own......



  可悲的真相,當愈益泛濫失控的資本主義制度,無窮無盡貪婪為首的發展發展再發展,由金錢主導軸心運作,「人都癲」的狂氣大世界下,掌權者仍慢條斯理只說甚麼研討貧窮線問題,大富豪集團的富貴線又在哪裡去,賺到飽滿腸肥的背後,試問當中又已剥削多少低下層的不平等權益。最後,只怕我們都只可被無限期迫壓,自困於「只求生存,不擇生活」的末路窄巷做一世奴隸,就靜待幾時終極大爆煲一鑊熟收場!



  John Lennon名曲《Imagine》,好多人都聽過唱過,尤其成為慈善籌款晚會指定金曲,深受所謂「德高望重」上流名媛及社會知名人士.....等爭相粉墨獻唱,諷刺是他們情深款款展示「歌喉」之同時,究竟又有幾多真正有消化領會曲中「人人天生本大同」之意,而並非淪為霸權大制度下,既得最大利益者迫壓出來的「假大同」群組,有幾多真的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又要幾多窮富翁大作戰才可以做到No Need For Greed And Hunger?

  John Lennon早有答案:"I Wonder If You Can!"

  沒錯,寫完此文宣洩分享又如何?殘酷現實就是有Greed自有Hunger, 如此不成文定律下,當然只剩Imagine,想吓好喇!


此為2013修改版本 / 原文刊於AV Magazine @ 15/5/201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大愛同行》:愛本是無序


 
   《大愛同行》改編自七十年代的真人真事,觀後感卻很九十年代,所指是如1994年《風塵三絕》跟1996年《第八日》的混合體,當一對同志遇上一位被遺棄唐氏綜合症男孩,於世俗「狹隘」眼光來說,同是所謂天涯「邊緣人」的互動感染,只慨嘆愛本是無罪,何解平等權益竟不是人人天生擁有,想起秋官名曲的兩句歌詞:「天生做人愛自由,心歡暢」,小眾平權為何要受大眾審批而活,大眾咀邊的自由戀愛又是如何界定?

  電影開首三言兩語「順速」交代整個故事的因由,同一個晚上,基吧內主角魯迪結識律師保羅,回家後又碰到鄰家棄童馬高,從此改變魯迪一生,然後以二人爭取馬高撫養權主導下,反映當代法律封建制度下,對同志平權如何不公允,明知馬高生母沉迷毒海,生活不濟,愛理不理,竟仍能以同志「不正常」關係影響下一代成長為理據,犧牲馬高可以得到有心人關愛的生存機會,試問馬高的人權又在哪裡?誰又調走了他的父親呢?

  無疑,Alan Cumming細膩投入的精湛演出,令大家對陌生的魯迪倍添一份親切好感,片中多場《風塵三絕》式易服騷的MMM咪咀表演,風韻猶存,騷之入骨,沿途配上大量七十年代悅耳動聽的Gay Disco流行曲之餘,後段更轉化真人發聲的歌手姿態,聽他深情演繹《Love Dont Live Here Anymore》帶出跟馬高分離的心力交瘁,舉手投足的感染力,足以為他奪取多項最佳男主角殊榮,實之名歸。

  至於既可愛又可憐的男孩馬高,雖同遇上好人眷顧,卻沒如《第八日》的佐治仔那麼幸運,電影首尾呼應的馬高獨留街上遊盪背後實況偷拍,夜半昏黃街燈跟被全世界遺棄的他擦身而過,一切盡在不言中,導演沒太刻意煽情,卻聽到戲院內有不少偷泣迴響,觀眾亦靜心聽完整首由Rufus Wainright主唱的完場曲《Metaphorical Blanket》才離開,也多謝電影公司細心翻譯的中文歌詞,愛本是無序,如是天生有愛,根本無需有序。





Bonus Track: 睇完《大愛同行》,建議大家不妨再找回Alan Cumming 2011年一套電視劇集The Runaway一看,自會明白點解導演會找他演出魯迪一角,劇中同樣可以聽到他的易服騷歌唱演出,其中包括這一首《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


此為修改版本 / 原文刊於U Magazine@17/10/2013)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亞里叭叭:Outfit 利物浦五優生



        英國利物浦盛產好樂隊,自半世紀前The Beatles誕生,令利物浦以至整個英國西北的Merseyside區域一鳴驚人,並成功開創Merseybeat樂風;時至今日,來自Merseyside的優秀音樂單位質量,卻似有每下愈況跡象,由八十年代有A Flock Of Seagulls,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China Crisis, Icicle Works, OMD, The Pale Fountains Echo & The Bunnymen九十年代有Space, Apollo 440, Gomez, The Farm到千禧年過後只剩Ladytron, The Rascals, The Bandits, The Zutons等;2013年,當這五人樂隊Outfit推出首張專輯《Performance》後,口碑盛讚不絕,且被譽為近十年自The Coral後,久違了的利物浦最佳新名字。

八九十的呼喚

        記得初認識Outfit的第一首單曲是《Two Islands》,也是《Performance》的首張細碟,源自很八十爽朗電子流行節奏底層,配上Kings Of Convenience和諧晉永旋律結構,也不忘將九十Shoegazing的噪音結他貫穿其中,一聽難忘有共鳴,然後再先後聽到他們另兩首大熱《I Want Whats Best》及《Elephant Days》, 同樣滲透大量八十好聲音餘魅,有點似China Crisis變奏版,百分百對號入座,第一時間訂購他們首張專輯《Performance》黑膠唱片,亦企圖嘗試找尋多些資訊,怎料,無論所屬的Double Denim唱片廠牌及他們的facebook網頁,一律介紹有限,只知Outfit一行五人,以迷幻流行組合形容自己,受Brian EnoClusterTalking HeadPortishead音樂影響,至於風格一欄則沒有任何留言。

最佳大碟表現

        事實上,由《Performance》專輯序曲《Nothing Big》類近延伸Radiohead迷離氛圍的始動,已成功引人入局,出自主音歌手Andrew Hunt醉生夢死的創作手筆,再由鍵琴手Thomas Gorton填上關於友誼的陽光多美好歌詞,感覺如迷霧中現曙光的驚喜交集;《Spraypaint》巴洛克式低調詭異淒美電音,很八十新浪漫的Ballad曲式,媲美China Crisis遇上Blonde Redhead的化學妙效;主題曲《Performance》本是Andrew從女友睇過的一個有趣劇場演出,鼓手Dave Berger別出心裁的鼓撃佈局,跟原曲帶點Roxy Music風範的主唱跟琴鍵部份,撞出比曲題更戲劇化的感官花火;《House On Fire》正如Andrew表示,全曲由一個很重英國著名電音DJ James Holden式的跳舞Loop下完成之餘,更有感似是KOCErlend Oye同系電音舞曲迴響。

似曾相識一刻

        無疑,初見《Performance》唱片封面上的建築物,不其然聯想起香港金鐘以前的舊天馬艦大樓,似曾相識還有碟內《The Great Outdoors》一曲,對於Depeche Mode迷必觸動大腦神經,不就是1983年《Get The Balance Right》細碟背面單曲之名,雖只是同名不同曲,卻從Outfit如此深受八十英倫薰陶下,不難惹人深信箇中玄機;總言之,OutfitPerformance》肯定是自己本年度最喜愛大碟的頭三位首選推介,不妨留意此利物浦五優生。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