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亞里叭叭 2019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亞里叭叭 2019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亞里叭叭 : 天謊愛沒腦 A Long and Lasting Lie

     


天謊愛沒腦 A Long and Lasting Lie


1. 時到如今,我們絕對認知到底甚麼是公職,因為這裡根本沒有公職,只有「公漬」,一個腐敗政權下的所有棋子,他們所做的一切,早已不再是公職,而是為這個城市製造永遠洗不掉的「公漬」。

2. 欠債是你們的本性,以前,警察借貸欠債累累是常事,現在,他們永遠還不完的,尚有欠港人幾世也找不回的「孽債」,任你們如何呃鐘OT幾多億,都幫你哋還唔到呢筆債!

3. 對於1988John CarpenterThey Live》,當年本地譯名《極度凶間》,那是一個由外星人化身上流階層到高官權貴,勾結魔警操控下的暗黑世界,民生貧富極端懸殊,香港人肯定感同身受,猶幸我們不再They Live We Sleep,而是They Live We Fight,終於醒覺了。

4. 外國網站有一件《They Live》魔警Tee,上面寫著「You Think Theyre People Just Like You, Youre Wrong, Dead Wrong」只因牠們不是人,所以要蒙面濫暴,知法犯法,惡行滔天,與民為敵,除下Full Gear,牠們還想混入人群做回平民百姓,可以嗎?

5. 每日4點警謊佈道會,根本同《食神》手法沒差別,大家還記得星爺如此霸氣講過:「啲櫈有咁窄得咁窄,啲飲管有咁粗得咁粗,啲冰有咁大粒得咁大粒,啲薯條有咁熱氣得咁熱氣,等啲後生仔食完之後,有咁口渴得咁口渴,呢啲嘢你應該知唔使我講架啦!」即係上頭同下屬講:「啲證物有咁暴力得咁暴力,啲証供有咁暴力得咁暴力,啲剪片有咁暴力得咁暴力,等啲愚民聽完睇完之後,有咁仇視得咁仇視,呢啲嘢你應該知唔使我講架啦!」

6. 任何事物都會「迷上癮」,開槍射人是可以射上癮,警棍打人是可以打上癮,胡椒噴人是可以噴上癮,魔警扮人亦可以扮上癮,TG放題當然早已放上癮,粗口鬧人可以鬧上癮,睜大眼講大話同樣可以講上癮,亂開OT就更加一定係呃上癮!

7. 6個月「廢府」之言,只係不斷重覆「譴責」,強調「暴力」,開口埋口「珍惜這個家」,明明自己是罪魁禍首,家暴之首,仍厚顏無恥反過來賊喊捉賊,叫大家「同暴力割席」?丁蟹上身,病入膏肓不是假象。

8.「廢府」講親乜都要將「暴力」二字掛在咀邊,沒有大台,促使「暴力」變成牠們一個假想敵替代品,講得最多「暴力」的,也是最濫用「暴力」的, 講得出做得到,「指使濫暴,製造混亂」始作俑者,由唔好搞我後邊,到公開直播拍你後尾枕,要你哋講番句人話,人鬼神共憤到極點,天地不容。

9. 到底又蒙面又冇委任証情況下,邊個知你係警察?隨時隨地向市民濫捕濫暴,濫用強光電筒照射,濫設甚麼安全線,一切只為阻礙記者報導真相,用埋「別問我是誰」做警謊主題曲呀笨!

10. 活在如此天謊大時代,只有沒腦的,才可以依然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天謊愛沒腦 A Long and Lasting Lie2019年本地大熱悲曲,勁過大悲咒!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8/12/2019)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亞里叭叭 : 迷離過迷離境界


 「這是超越人類認知的第五維度,一個無盡永恆了無邊際的空間維度,它是光與影,科學與迷信之間的中間地帶,是介乎於人類知識頂端以外與恐懼之間的想像維度,這個地域,我們稱之為迷離境界。」

  195910 2日,自當晚首播至今,以上這段由原創者Rod Serling親述的開場白,已成為《迷離境界》(Twilight Zone) 標誌式指定動作,今年剛好踏入60周年紀念,終於帶來第4回全新電視系列,之前分別為1959-19641985-19892002-2003年,還有1983年同名電影版,今次找來《訪.嚇》及《我們Us》新晉驚慄片名導Jordan Peele參與幕後策劃,及接任Rod Serling主持角色作開場介紹,一連十集全新單元,今個月先於CBS All Access收費頻道播映,最近亦已登陸HBO,如果你是NowTV用戶終於可以看到。

  不知是否這個末世,現實比小說來得更荒誕絕倫,所謂Stranger Than Fiction是真的,無論是《迷離境界》及日本《世界奇妙物語》系列劇本水準屢創新低,驚喜不足,就算有Jordan Peele撐場之下,依然強差人意,只偏重拍攝手法及氛圍設計,弊在故事本身淡而無味,大部份只屬普通貨色,如第2度改編自1963年《Nightmare At 20,000 Feet》九霄驚魂新版《Nightmare At 30,000 Feet》,升高多10,000呎不見怪物,改玩客機神秘Podcast恐襲告密,明顯失色不少,個人較喜歡只有《Six Degrees Of Freedom》火星撞鬼之旅,及《Blurryman》玩轉《迷離境界》編劇的戲中戲,有Seth Rogen客串演出之外,Blurryman的真身揭盅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驚喜。


  新不如舊,迷離過迷離境界,想說是我們面對當下一個歪理是常規,是非黑白全面顛倒,遍地謊言的妖獸都市,難道我們都進入迷離境界而不自知,每日4點「永遠沒錯撐警會」,簡直驚為天人,也令我想起1985年《迷離境界》其中一集《Wordplay》,故事主角是一位推銷員Bill Lowery,一朝醒來,世界變天,起初不以為然,慢慢開始發現人們用上許多跟以往不一樣解釋的字詞,好似有人問他有哪裡好「恐龍」地方推介,以為他用錯字,然後,他回家太太又對說兒子不吃「恐龍」,原來「恐龍」即是以前說的「午餐」,結果,Bill最後完全聽不懂這些新字詞,需要重新由頭學習,完場前,見到他有苦自己知,手拿一本ABC 圖書,如小朋友一樣,看圖識字,見到狗仔,卻竟寫上「Wednesday」,不是「Dog」。

  我們雖仍未見過會說人話的Dog,卻已聽過大量令全城陌生而嘩然的語言偽術示範,跟Bill遭遇不謀而合,好像「4吋鈍刀」變「9吋尖刀」、「一腳踢來去」變「用腳推開」、「胡椒槍」變「胡椒球發射器」、「鐳射筆」變「鐳射槍」…總之,你們永遠是對的,就算傷天害理都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如果Joker身處這裡睇電視直播,每日4點肯定笑足全場,忙過不停!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1/10/2019)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亞里叭叭 : 外國樂勢力入侵? Simple Minds街頭抗爭30年


  1989 528日,那一個星期日,好多香港人都是第一次上街遊行示威初體驗,為聲援北京天安門廣場絕食的學生,為爭取民主,反貪腐,反貧富懸殊,150萬人由遮打道行人專用區到維園大集會,轉眼間,一行就行了整整30年。

  198952日,蘇格蘭流行搖擺樂隊Simple Minds,亦推出他們第8張錄音室專輯《Street Fighting Years》,找來Trevor HornStephen Lipson兩大監製合作,抹去上張《Once Upon A Time》傾向美式Gospel騷靈元素,玩回以AcousticCeltic Folk為基調的上乘搖擺曲風,碟如其名,歌曲滲透當時世界週邊的政治話題取得靈感,好像柏林圍牆、南非索韋托種族隔離問題、蘇格蘭反Poll Tax示威及海軍基地的核潛艇駐軍事件…等,既有向曼特拉致敬的原創作品《Mandela Day》,亦重新演繹Peter Gabriel為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烈士Steve Biko所寫的《Biko》,沒錯,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Street Fighting Years

  有誰想到,30年後的今天,這裡已成為Street Fighting Years歷史難忘之年,由69103萬、616200萬、755萬、到818170萬,兩個月合共超過500萬人次上街示威,破盡本土大型遊行人數紀錄,還未計各區遍地開花的大小遊行次數,前所未有,罪魁禍首竟跟視若無睹沒分別,長期躲在警棍胡椒毒煙霧背後,拖延錯失談判最佳時機,現在還可以若無其事同大家講甚麼「我們都累了!」,試問你有幾累呀?面皮厚到無限極致,到底,你知不知道連小朋友都明白的反彈球道理,你愈蠻不講理以暴鎮壓,不斷反其道而行,強加落油滅火,雙方只會愈鬥愈烈愈失控,黑警醜聞只會愈揭愈多愈失信,警謊記招只會自曝其醜,仇恨敵對只會愈來愈難收科,當平民街坊都看不過眼黑警暴警所作所為,「警民關係Fall」是必然。

  諷刺是,Simple Minds並沒有為《Street Fighting Years》進行任何30週年紀念計劃,反而在這塊前英國殖民地上,由我們可愛的真香港人,向全世界延伸Street Fighting Years的抗爭精神,這又算不算是外國樂勢力入侵?

  And now summer burns a hole inside,
  And years are golden once again,
  My thoughts return to you my dear young friend.(from Street Fighting Years)

  一群無私奉獻的年輕新生代,徹底喚醒沉默大多數,行行重行行的30年街頭表態,變成向極權說不的例行抗爭長征之時,面對歪理如常,不說人話的野蠻Old Seafood,勾結惡勢力同流合污,連成一個肆意出賣香港的犯罪集團,視百姓如圈養的愚民,懶理民意,不近人情,不公不義,倒果為因,所有道德良知的普羅價值觀,蕩然無存;結果,官逼民反,絕地求生,不得不以勇武前線變陣進化,和理非同步作後盾,團結就是力量。

  這兩個多月,沒有暴徙,只有暴政,唯有暴警,才有暴亂,沒有警方,只有警謊,沒有特首,只有禍首,沒有防暴,只有濫暴,沒有防暴警察,只有慎防「暴警」,沒有非法集結,只有警黑勾結,沒有行政長官,只有行刑長官,沒有問責,只有御責,沒有東方之珠,只有催淚之城!沒有中共政權,才有民主自由!

  I can hear the lovers whisper in the street,
  See a crowd has gathered underneath the heat,
  Its just a soul crying out,
  Just the people cry out.(from Soul Crying Out)

  此時此刻,再次聽著Simple MindsStreet Fighting Years》全碟一字一句,你可能認定又是另一個預言成真,可是我們的不幸,街頭抗爭30年不斷,世事無絕對,如今來到21世紀,快將踏入2020年之時,也曾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家充滿幻想憧憬的未來時代,到頭來,真如好多當代末世科幻片背景,世上仍存著邪惡極權統治下的暗黑國度,這裡永遠是我們的家,香港人,加油!

  This is your land, laid out in your hand,
  You dont know what youve got til the whole things gone,
  The days are dark and the road is long,
  Money can't buy me, Ive got time,
  Time is on my side.(from This Is Your Land)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6/8/2019)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永遠的魔鬼司令,Rutger Hauer 再會了!


  7月19日,傳來這位荷蘭性格影星Rutger Hauer離世消息,心裡即時反應就是這個標題「永遠的魔鬼司令,Rutger Hauer再會了!」,或許,《2020》人造人Roy Batty始終是最深入民心的重要角色,大家都以片末「Tears in Rain 」一段經典對白作最後致敬,然而,在我心目中,Rutger Hauer最精采的代表作,仍是1986年《The Hitcher》,港譯《魔鬼司令》,當年今日,好一個極弔詭的片名,這裡正是飽受另一魔鬼司令肆虐摧殘,玉石俱焚中!

 《魔鬼司令》故事大綱,真的這麼遠那麼近,如有雷同,實屬天意,話說主角是一位年輕人Jim Halsey,就在由芝加哥去聖地牙哥的自駕Freeway途上,好心接載一位順風車客John Ryder,也就是魔鬼司令,當他倆We Connect同行不久,JohnJim顯露魔鬼真面目,打算殺掉Jim成為下一個死者之際,Jim臨危不亂踢他落車,卻從此觸怒以好殺得為榮的魔鬼司令,結果,展開一場勢不兩立的公路狙擊戰。

  魔鬼司令以私怨進行連串復仇行動,沿途出盡陰謀詭計陷Jim於不義,最厲害是不惜走入警署殺警察後,再插贓駕罪於Jim身上,誤導警察總動員視這位年輕人Jim為十惡不赦的兇徙,驅使雙方愈打愈烈不特止,魔鬼司令更沿途全程監視戰況,並不時陰陰濕濕從旁火上加油,最後,甚至出現一幕殘殺無辜女生情節,總之,就誓要玩死你為止。


  還記得,當年在天后的百樂戲院初看《魔鬼司令》,印象難忘,Rutger Hauer成功演活這個危險人物John Ryder,冷靜有智慧,既有自殺傾向,又以殺人為樂,對白不多,卻字字珠機,不失語帶相關的幽默筆觸,好像警察審問他來自哪裡?他回答說:「Disneyland」,又或每趟殺人前,例必強迫受害者跟他說出「I Want To Die!」這幾個字,實則也是John心底告白。

  編劇Eric Red表示角色設定靈感,一切由The DoorsRiders On The Storm》出發,他曾經在公路上自駕並不斷重播此曲,從而構想途上出現一個如風暴後般恐怖的順風車連環兇手,故此,就為主角起了John Ryder之名,然而,雖說是冷血狂徙,全片並沒有任何三級血腥鏡頭,就只靠John Ryder的對白將殺人過程向Jim展示,就是片末具爭議性的貨櫃車拉扯女主角一開為二的殘暴場面,亦點到即止,以Fade Out畫面隱晦交代,結果,反引來不少影迷及影評人不滿,猛烈抨擊這段戲的剪接處理失當,而導演及監製亦表明來意,公開表示他們根本從來沒有拍成另一套Slasher Movie意圖。

  事實上,當年Rutger Hauer已不想再演出奸角,最後接拍《魔鬼司令》全因有感劇本非常吸引,難怪如此投入演活John Ryder,就是2007年由Michael bay監製的重拍版本,換來另一性格演員Sean Bean飾演John Ryder,始終珠玉在前,永遠的魔鬼司令Rutger Hauer,再會了。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6/8/2019)

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關加利的首本叢書《深層揭密-神秘學事典》


  最近,好友Gary Kwan終於推出首本著作《深層揭密-神秘學事典》,買回來即看不停,第一章序言Gary分享自己於八十年代成長二三事,畢竟,大家都是同一代人,睇戲聽歌流行文化有共鳴,少不免,當Gary提到從父親手中接過當年由讀者文摘出版的《瀛寰搜奇》,一本令他對世界神秘事件影響至深的讀物,恰巧地,我的父親亦曾是讀者文摘訂戶,那時候,家裡定期收到讀者文摘外,更不時見到讀者文摘出版的卡式帶套裝系列。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本地曾出現一陣紀錄片電影熱潮,如無記錯,多得一套關於二次大戰日本侵華紀錄片《慘痛的戰爭》揭開序幕,另一套非常賣座的《死亡真面目》,全片就係睇人點死實錄,還有《古靈精怪東南亞》又或TVB電視節目《奇趣錄》之類,讓大家迷上尋幽探秘的觀影之旅,加上粵語旁白必屬盧國雄或盧遠負責,極盡生鬼抵死效應,印象深刻。

  不得不提,有兩套令自己對神秘陰謀論產生興趣之始,分別是《百慕達神秘三角》及《甘迺迪刺殺案之謎》,前者好似睇鬼片非常不可思議,後者企圖拆解誰是真兇講到似層層;事實上,沒有互聯網的那些年,除非如Gary一樣自行尋找相關獵奇書本增進資訊,否則,對於好多世界神秘陰謀事件,大多只算道聽途說,一知半解,而《瀛寰搜奇》正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所以《深層揭密-神秘學事典》第一個故事也由《瀛寰搜奇》封面上的挪威海怪Kraken作序章。


 《瀛寰搜奇》副題「奇人奇物奇事奇情,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完全概括世界奇妙物語多得是之餘,亦成為Gary親自創製的網台節目《無奇不有》名字來由,這個OurRadio HK皇牌節目,自2014年至今,每星期風雨不改,已共超過460集,某程度上,Gary本身已成功建立他的21世紀《瀛寰搜奇》系列,以「是其是,非其非」認真態度,深入分析,增廣見聞,令聽眾跟道聽途說及一知半解說再見,就如《深層揭密-神秘學事典》內西班牙大宅鬼臉之謎,本身也是當年《瀛寰搜奇》最毛骨悚然的閱覽回憶,Gary亦將此距今50多年的恐怖事件,為大家帶來「新發現」的跟進分享。

  實在,每次跟Gary聚面,總不自覺跟他查詢一些神秘陰謀論個案,總是娓娓動聽, 同睇這本《深層揭密-神秘學事典》同樣獲知良多,深層揭秘是真的,書內其他推介主題首推日本「如月車站」,是終站還是黃泉國?睇完後,下次搭JR感覺大不同,而二次大戰德軍納粹黨鮮為人知的秘密陰謀,又是Gary非常熟悉的強項之一,正如後記所言,神秘學尚有各種不同主題,下本書再見!那就一言為定!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8/2019)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亞里叭叭 : 未來Buddi玩具展


  近期,玩具公仔電影停不了,先來詭娃Annabelle3集返屋企,結果差點悶過愛回家,講真,最好睇的Annabelle已於2013年《詭屋驚凶實錄》驚鴻一瞥見光死, James Wan只監不導,品質欠保証是常識,然後又有WoodyChucky同期回歸,當然,一定係先睇《娃鬼回魂:魅來世界》!

  今回Chuckyreboot重新出發,硬將連環殺手借公仔回魂主橋全面抹掉,改為工廠自殺員工死前惡搞一隻智能叛變版Chucky,邪氣大減是致命傷,新版Chucky造型仲要搞到好似大頭怪嬰一樣,慘不忍睹;不得不說,1998年 《鬼娃新娘》及2004年《娃鬼怪嬰》兩集始終仍是最出色,前者由于仁泰執導,令Chucky成家立室結婚生仔殺出新血路。

  大家可能不知道,ChuckyWoody的元祖主人同樣叫做Andy,那麼,《反斗奇兵4》又如何?講真,相比上一集毫無冷場的陽光托兒所歷險記,今集明顯平淡乏味給比下去,以Woody對新主人Bonnie死忠無悔為主線,延伸玩具是你的知己命題,結果,Woody繼續有《Youve Got A Friend in Me》主題曲,Chucky則由Good Guys變成Buddi,整了一首《The Buddi Song》,沒錯,我們都需要Buddi

  有睇過《怪奇物語3》的話,WillDustin曾先後質疑他們眾人的Buddi死黨關係,有時候,現實世界亦難以尋找真正的Buddi,我們或會將玩具公仔或寵物變成Buddi,所以,Woody會暗地為Bonnie分擔日事,新版Chucky更以智能公仔形式,直接跟Andy作出互動聯繫,他們也想得到主人信任被選做Buddi,朋友,我當你一世朋友,這段一廂情願的Buddi關係一旦破裂,就好似Jim Carrey《衰鬼線人》,後果不堪設想。


  只想說,互聯網大數據的末世時代下,我們未來的Buddi,可能只剩下你身邊的人工智能玩具公仔,《娃鬼回魂:魅來世界》的Andy得到一個次貨錯版Chucky做生日禮物,而《黑鏡》最新第5季其中一集《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主角Rachel亦同樣得到一個A.I.偶像公仔Ashley Too作生日禮物,前者有自我學習功能,殺得性起,跟Andy化友為敵,走上成魔不歸路,後者等同萬人迷Ashley O的自我意識轉移器,並成為Rachel精神寄托的Buddi知己。

  如是者,新版ChuckyAshley Too似是一個預言,未來的A.I. Buddi,隨時可以為你度身訂造,自行編定將你想要的任何人自我意識植入A.I.程式,轉化為閣下終身情不變的Buddi,反正大家都已習慣了互聯網的虛擬世界生態,網上見,網上談,網上行,網上乜都得…人人只會變得愈來愈宅,就好似巴斯光年一樣,最後需要自按胸前的按鍵,憑著發出的內建讀白設定,當作自我心聲假借自療,當A.I. Buddi成為人類最後的心靈急救箱,這個世界真的已無藥可救!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9/7/2019)

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給所有恩將仇報的香港人


  事到如今,當坊間仍有市民將「年輕人搞事」掛在咀邊,我會覺得他們真的好可憐,他們知道甚麼是恩將仇報嗎?沒錯,他們本應對這些無私奉獻的年輕人感恩才是,現在卻居然反過來恩將仇報,只怪他們打從由最初已不懂「反送中」背後的真意,亦根本從不認知甚麼是「修訂逃犯條例」,更莫說要他們去了解惡法後遺問題有多嚴重,徹不徹回,事不關己,又何來有恩?

  5年前後,恩將仇報的香港人始終不變,當這些年輕人仗義幫香港人暫時「阻住惡法通過」,他們卻依然反埋怨義士「阻住搵食?阻住返工?阻住做生意?阻住日常生活?」,甚至「阻住你個收成期」,2014年如此寫過,當年今日沒兩樣:

 「點解你在香港要咁營營役役搵兩餐都難以養家活兒?
  點解你在香港要咁忍氣吞聲捱貴租做生意租劏房供貴樓?
  難道示威者又唔駛搵食?想有工都唔返?年輕人有暑假都唔想放?
  別人正在犧牲自己的所謂「日常」來為你們自以為「正常」的未來爭取民主公義,請你們不要再如此「輸打嬴要」的自私自利!
  這些年來,請認清楚到底是誰在真正搞亂香港?
  香港人早已經沒有原來最基本的「正常」生活!只是大家已將「非常」生活當成習慣,自欺欺人到不自知的扮「日常」下去。
  問心一句,你是知道的!」


  民怨從不是朝夕速成,而是隨年月日儲積分一樣層層疊,回歸22年集結的無盡積怨,是時候要還了,「反送中」只是一個始料未及的觸發點,一切隨著612第一槍開始覺醒起來,從此這裡變得再不一樣,一直以來,我們都愛說「香港是我家」,如今,一群年輕人保家護港之同時,不經意揭發你屋企牆角,原來有一度裂縫,內藏一群蛇蟲鼠蟻好一段長時間,你會選擇視而不見,裝聾扮啞,抑或主動合力除害?

  然而,當大家最後才醒悟,原來所有蛇蟲鼠蟻是屋主收養的寵物,而你每年是有份夾錢助養,721蛇鼠一窩大過天,這個裂縫越揭越大,光天化日之下,蛇蟲鼠蟻如何明目張膽,橫行無忌,大家有目共睹,你還會繼續選擇視而不見嗎?你是否仍堅持恩將仇報嗎?如是者,你已變成埋沒良知的同黨幫兇而不自知,真的十分可憐!

  最恐怖是,其實蛇蟲鼠蟻一直與你常在,他們同流合污早已「習以為常」,唔…這個「習」以為常似有玄外之音,相信,你懂的!

  這裡已經沒有特首,只有禍首,香港史上最「官逼民反」的罪魁禍首!

  香港人,加油!



(修改版本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6/8/2019)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ANIMA 夢的延續


  今期續談Thom YorkePaul Thomas AndersonNetflix合作的最新音樂短片《ANIMA》,不自覺反覆重看又重看,愈發覺瑞士心理學家Carl Jung 「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異性論,可能只是表層而已,反烏托邦的煙幕背後,從另一角度重新思考,上期所寫的「當白日夢變成風土病,日染的病要等夜裡生」結尾註腳,絕對可圓可點。

  其實,Thom Yorke借用 Carl Jung人格理論的分析心理學,人是內外雙向個性,包括有Anima,即是男性中的陰柔面,而Amimus是女性中的陽剛面之外亦將Carl Jung迷戀探究的另一主題「夢」作融會貫通,故此,開首列車上的疲勞工人本是處於睡眠狀態,當Thom Yorke忽然醒來後,一切全是一場疑幻似真的夢境,所以他張開眼後,第一眼見到的,就是自己的另一半,即是Dajana Roncione,再細心留意,無論是車廂或車站內,沿途掛上好多類似的「單眼面貌」圖畫,可是「All Seeing Eye」全視之眼在監視人類的隱喻。

  然而,就在那個Thom Yorke被阻撓的車站出閘口旁,有一幅大型海報是寫著「What Happened To Your Dreams?」,巧妙地似在向Thom Yorke提出發問,Carl Jung認為夢是揭露多於隱藏,跟弗洛伊德對夢的解說剛好相反,看到這裡,或許更確定這是Thom Yorke在夜行車廂內的一場白日夢又或「清醒夢」。


  早於《ANIMA》正式在Netflix上架的一個星期前,英國倫敦不同著名地標如大笨鐘、大理石拱門及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不約而同於619日晚上,出現巨型投射字句,分別寫上「Do You Have Trouble Remembering Your Dreams?」及「And Then Your Wake, And The Dream Fades」,同時,倫敦地鐵車廂亦有一個名為「Do You Have Trouble Remembering Your Dreams?」奇怪廣告,全出自一間名為ANIMA Technologies,聲稱他們正建造「Dream Camera」這東西,並留下一個查詢電話號碼,當時,沒太多人知道這是Thom YorkeANIMA》一項別出心裁的宣傳企劃。如果有興趣想聽這個電話錄音片段,不妨到YouTube找找看,個人而言,詭秘效果跟當年《Lost》神劇Dharma研究站相若。

  無疑,初看到這句「Do You Have Trouble Remembering Your Dreams?」即時反應,不難令人想起Philip K. Dick代表作《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同樣觸動閣下的腦神經,想一想自己的夢回憶,也想起2016RadioheadDaydreaming》的歌詞,開首如此唱出「Dreamers, They Never Learn, Beyond, Beyond The Point Of No Return」我們都愛追夢,而夢的延續是一條不歸路,曲末是這樣:「Where The Sun Comes Through, We Are Just Happy To Serve You」,天亮了,Thom Yorke這場夜裡生的白日夢亦完了,同時,也是ANIMA Technologies的「Dream Camera」服務終了?



亞里叭叭 : 舞吧!我們都是Anima!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9/7/2019)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亞里叭叭 : 永不完的故事,我們都淚了!


  一人有一個故事,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故事幾時會完,Never Say Never,只知道當每一秒有前冇後,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永遠困在同一秒內不斷更新交替,何時始,那時終,天知曉,最後,一切都只是一秒間的曾經擁有。

  我們這一代,為何都愛追看《怪奇物語》,你可以好簡單解說為集體回憶症候群,沒錯,我們都是上世紀深受八十年代流行文化成長的一群,那絕對是一個百分百夢幻年代,對未來世界充滿無限啟思的憧憬預想,如今劇中的MikeDustinLucasNancy…一眾年輕角色,活像當年今日的每一個你我他對照,看見他們身處的八十年代一事一物,試問有誰不想跟他們一起回到未來?

 《怪奇物語》最新第3季設定為1985年夏天,主角是Hawkins鎮新落成的Starcourt Mall ,反映當代全世界推崇商場消費文化的新方向,何解Mike眾人潛入商場戲院,偷睇喪屍片經典《Day Of The Dead》,正跟當年喪屍片大師George Romero的「反商場消費文化」開拍原意作出互動;巧合地, ,香港的沙田新城市廣場,原來亦於1984年建成,經歷714事件後,這兩個商場是否進行平衡時空的upside down連線?

  當新城市廣場遇上Starcourt Mall,曾經同屬兩個市鎮內,最受市民及年輕人愛逛的重要地標,不約而同,今個初夏,卻同時先後上演血洗暴力事件,最離奇,兩者竟同樣以一場困獸鬥設局收場,劇中Starcourt Mall引來巨獸來襲,眾年輕主角想駕車離場徹走,卻被Billy從外阻礙去路,逼使他們退回商場入面,並遇上一群被洗腦的暴徙突然襲擊,本地觀眾看到這裡,是否似曾相識的這麼遠那麼近?

  還記得當年《Day Of The Dead》的香港譯名為《喪屍出籠》,簡直語帶相關,平時來商場血拼的消費者,有誰料到真的shopping到見血離場?今次何只落閘放狗,直情喪屍出籠,當平民不幸碰到一群喪屍來襲,見人就狂追喪打,最後才發現原來已經轉了畫,由《喪屍出籠》轉為《Maniac Cop》,即是1988年《鬼面公僕》,其中一位更是魔童人辦,曾經自以為是人見人愛的昔日童星。

  今季《怪》結局緊張關頭,Dustin與新相識女友Suzie忽然隔空合唱《NeverEnding Story》,一聽不得了,淚水失控在臉上流,既對夢幻時代的深感懷念,也似是一個預言解讀。

  Turn Around, Look At What You See, In Her Face, The Mirror Of Your Dreams

  就是這幾句,一字一詞,可圓可點,回頭一看,又快將過了兩個月,這裡究竟發生甚麼事,你知我知,除非你只睇CCTVB被蒙在鼓裡,In Her Face,是誰的面子?當然是777,她就是The Mirror Of Your Dreams的話,香港一定壽終正寢!

  然後,721又來元朗白衣人《廝殺列車》同埋暴警36槍鎮壓上環,再到727....

  聽到這將會是一個永不完的故事,我們都淚了!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6/7/2019)

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亞里叭叭 : 呢度就係冇on demand!


  最近,除了網民最人氣商品寶礦力水特廣告事件外,亦同時睇到以下兩個電視廣告,睇完一次,你可能會問:「究竟而家啲廣告人係點諗嘢?」

  某晚,開著電視沒看畫面,聽到這樣的一個廣告,一男一女不停重覆在叫「阿糖」與「阿廖」,即時反應係:搞乜呀?然後,看一看畫面,原來係糖妹同廖啟智兩人在互叫對方,糖妹嗌「阿廖」,智叔又嗌「阿糖」,愈嗌愈肉緊,然後智叔就問:「阿糖,你可唔可以穩定啲呀?」,跟住就叫你飲乜乜,原來又係玩「食字」,一切源自同「糖尿」病有關,糖廖x糖尿,哈哈!即時O哂咀!咁都被廣告人諗到又冇Ban到,仲要出得埋街,時代那麼壞,真的現在是爛鬥爛!

  如是者,以後可能由此掀起玩「食字」配對廣告新瘋潮,例如徐小鳳x陳小春,互嗌「阿徐」與「阿陳」賣「除塵」用品,又或蕭芳芳x卓韻芝,互嗌「阿蕭」與「阿芝」賣「消脂」用品…

  那麼,林子祥鄭少秋又如何?今個八月十五,不妨出埋「林鄭月餅」賀中秋!

  另一個搞嘢廣告係Now TV宣傳on demand,搵咗林曉峰出鏡扮客戶,再搵埋林海峰不出鏡聲演互動,沒錯,以「林曉峰x林海峰」做賣點,所以林曉峰開門就話:「咦,乜你把聲咁熟口面?」,跟住就由一句「大佬呀!」展開一輪咀「反抱怨」對白內容,主題係「Now TV唔甩得」,全程聽到佢不斷講好多節目好睇到唔甩得,搞到佢同家人左右做人難,最後表現極之惆悵地提問:「有冇得掹?」

  然後,大佬就答佢有得掹!因為Now TVon demand

  又係玩「食字」,有得掹因為有on demand,總比直嗌「阿糖」「阿廖」有多少少諗頭,講真,其實每次重看聽到林曉峰扮抱怨一輪咀又確係幾煩厭,不斷強調唔甩得唔甩得,講到好似睇Now TV 睇到吸毒上癮唔甩得,是否暗寸敵台有線用戶想Cut都唔Cut得呢?

  此時此刻,反令我想起2006Adam Sandler《命運自選台》,也記起「如果,命運能選擇,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無用困惑」這句歌詞,年少不一定無知,因為舊日所相信堅守的價值,今天發現還未老,也不必接受壞時代的糟蹋。

  對本土香港人來說,就只怕中港關係,唔甩得,中共治港,唔甩得,咁我哋仲有冇得掹?Sorry,呢度就係冇on demand,乜都冇得真正自選!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7/7/2019)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情投意不「盒」


  如無意外,唱片業最後的Issue,一定係Re-issue

  循環再版的,Re完又Reissue,目標樂迷對象,是否只剩下60後及70後,一眾當年聽黑膠卡式買碟大的,至今仍肯付款的唱片市場最後實體消費群?最好的,最有價值的,又是否已停留在上世紀的60s90s

  一直想講講Depeche Mode這個The 12Singles Boxset 全新系列,今期終於有機會跟大家分享,到底何謂情投意不「盒」,好簡單,就連死忠Fans如我,亦沒有想買下來「儲」的衝動,沒錯,真的只為「儲」而「儲」的話,它似乎未如「盒」意,只想說,既然是唱片業最後的Issue,是否可以俾多一點誠意呢?

  無疑,將DM各張專輯的12Single逐一順序重新RemasteredBoxset,目標觀眾好明顯係新一代樂迷,即不是聽黑膠大的一群,好讓他們終可一次過儲回DM12Single Collection,只因之前可能只靠二手市場高價搜尋,未嘗不是必買之選;至於第二類目標消費群,就是DM死忠Fans,大前題係大家好多都早已儲齊一套守門口,真的為「儲」而「儲」!

  個人而言,這個The 12Singles Boxset 全新系列唯一賣點,純粹是外盒設計得好有型,以街頭塗鴉噴畫圖案,將每張專輯獨立設計一套全新Icon,賣相的確幾引人注目,畢竟又是另一成功的「霎眼嬌」手法,卻掩蓋不了欠誠意的主要內容,先說Remastered聽後感,講真,當180g拎上手確係幾有重量感,全新印製封套亦好有質感,不過,論音色表現,有感當年原版12本身已好靚聲,新舊相比之下,舊版始終稍勝一籌,新版雖則修飾工整,乾淨企理,卻又失去一點原汁原味真實感。

  既然Remastered音質驚喜不大,亦知道樂迷大多是為「儲」而「儲」,點解唔索性印製不同顏色膠,又或重造當年歐洲限量版的「雲石膠」,敢說肯定大大加強「購買慾」,如今忠於原著,每盒只復刻英國官方版12黑膠版本,其實幾悶棍,故此,Mute就想出附加多一張復刻版細碟宣傳海報,沒錯,只得一張,你說是否太沒誠意呢?點解唔係全套海報?試問,印埋其他幾張問題有多大,如果製作成本多了,我諗Fans應該寧願俾多少少儲齊一套,好過得果一張,幾頭不到岸,到底Mute明不明白Boxset CollectionFans向心意?

  目前為止,此系列已先後出了6The 12Singles Boxset ,就只得《Speak & Spell》可以一買,全因當年從來只出過 7Single的首張細碟《Dreaming Of Me》,37年後,終有難得一見12Single版本外,且附加多一張極其罕有的復刻7Single,正是當年英國音樂雜誌FlexiPop!隨書附送的紅色軟膠細碟,兩面各自收錄了DMSometimes Wish I Was Dead》及Fad GadgetKing Of The Flies》,更重要是《Sometimes Wish I Was Dead》這個獨家版本跟唱片不一樣,絕對難得重見天日,心想,點解其他唔可以做到好似《Speak & Spell》呢套咁有賣點?


  銷情反映民意,雖則這套The 12Singles Boxset 系列以獨立編號限量版發行,自去年推出至今,仍未有任何一套出現絕版斷市情況,依然貨源充足,就知道到底有幾受歡迎?


  計我話,不如將「吉盒」另作獨立發售,好讓死忠Fans作為舊版12的收納盒,應該會有一定叫座銷量也說不定,如無意外,下一步預計又輪到The 7Singles Boxset 系列食住上,然後,就來逐張AlbumDeluxe LP Boxset,好似幾年前Pink Floyd系列。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2/7/2019)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亞里叭叭 : 舞吧!我們都是Anima!


  兩年前,寫M. Night Shyamalan《思裂》影評起了一個這樣的題:「思裂,不一定輸!」電影令我想起1989年達明一派《我有兩個》,思想起革命,中央的心窩始終有被推倒的一天!

  兩年後,反覆的變化,難分清差錯,這地方的年輕新生代,無私奉獻自己,為爭取自主未來之路,帶來新思維新衝撃,對腐敗政權來個當頭棒喝,這個6月,這一夜,我們真的感動得淚流滿面。

  然後,翌夜看了Thom YorkePaul Thomas AndersonNetflix合作的最新音樂短片《Anima》,竟巧合跟《思裂》及《我有兩個》同出一轍,如果Andy Warhol15 Minutes Of Fame》是一個已在互聯網實現的未來寓言, 那麼,Thom Yorke這個《15 Minutes Of Anima》,將會是另一個覺醒行動的反烏托邦重要宣言。

  到底甚麼是《Anima》?一切源自Thom Yorke最欣賞的瑞士心理學家Carl Jung,一套關於異性論理的 《Anima》自創術語,簡單一點,即是每個人都共同擁有「男中有女,女中有男」個性特質,所以,《Anima》短片入面Thom Yorke與其現任女友Dajana Roncione兩個角色設定,看似是一對戀人,實則本是一個獨立個體,整個故事,正是「我有兩個似對戀人,非相親不可」,他們在一個巨大機器監控的建制下分開後,如何逆權尋覓對方,從思裂的路途上,得到短暫的自主快樂。

  當然,《Anima》亦不忘向反烏托邦經典借鏡致敬,開首列車上一眾疲勞的工人們,由制服工衣裝扮到集體動作,完全延伸自Fritz Lang《大都會》之餘,Thom YorkeDajana Roncione更活像George Orwell1984》的WinstonJulia重生版,看著他們倆的自由舞蹈,也想起兩年前達明一派《卅一派對》演唱會《迷戀》一曲的舞台上,亦曾有另一對港版WinstonJulia,獨舞凌亂在懼怕這地的夢已「被消失」。

  所以,序曲Not The News》開首即問「Who Are These People ?」,也似在反問他們知不知道自己是誰?緊接第二首《Traffic》更直撃要害, 好一句「Party With A Rich Zombie」,說出我們為何「被失去」自主靈魂,形同另一反烏托邦名作《They Live》入面,早已活在「ObeyConsumeMoney Is God」奴隸世界而不自知,Thom Yorke語重心長唱出「But Youre Free, Show Me.」,覺醒時日無多,要在逆線行車,這就是《Traffic》真義!

  最後一曲《Dawn Chorus》,我認為是RadioheadA Moon Shaped Pool》專輯內的《Daydreaming》續篇,黎明不要來,天亮了,Thom Yorke跟一眾工人舞者又走上列車,前往為建制機器工作的死胡同,Back Up The cul-de-sac,當白日夢變成風土病,日染的病要等夜裡生,舞吧!我們都是Anima

亞里叭叭 : ANIMA 夢的延續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5/7/2019)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亞里叭叭 : 光天化日的暴政


  根本你就是暴動之母,殺港元兇,你敢說你真的沒下達指令警方「鎮壓」?好簡單問一句,你有冇向你的下屬暗示或明示過,無論如何「會一定要照開」呢?

  由始至終,你從來都只想霸王硬上弓,速戰速決通過呢條惡法,急功近利,就只為討好共產黨歡心,69日一百萬人,你可以目中無人,即晚高調公開回應「會照開」,於是,612日,「會一定要照開」已形同一個不張揚的高度指示,下屬收到就做嘢,由上而下逐層施壓,最後交到暴警前線手上,結果,竟用上150枚催淚彈,開槍射頭,見人就追打圍毆…等暴力血腥鎖壓手段,一切就只為盡快清場,務求做到「會一定要照開」,然後,你居然反過來公開強烈譴責定性呢場係暴動?!

  當然,只需定性為暴動,就好讓暴警提供「以暴易暴」的最佳藉口!

  反問,到底香港而家尚剩多少是「真‧香港警察」人員?



  616日二百萬加一後,這裡活像《怪奇物語》裡面Upside Down世界,泛民嬴回一點民心,建制全數急轉口風,前幾日,暴政官員掛在口邊的「非法暴動」,今日忽然共識變為「公眾集會」,你同你的下屬企圖極速御責,共用同一套「我冇講過」的語言偽術自保法,今日的我忘掉昨日的我,不是打倒,如果你們真的可以「打倒」昨日的我,就好應該全數問責辭職下台。

  今次,你不得不開眼見人,不能再目中無人,先發聲明向公眾道歉,就以為暫時平熄民憤?莫視民情是你的本性,然後,記招唔鞠躬大家一早預咗,因為你只會對共產黨同建制派Say Sorry,對香港人當然係不情不願Sor9ry

  不過,當你講完「真誠道歉」,是否可以Hold 多十秒扮吓嘢都好呀?要道歉,請先向太古廣場以死明志的死者家屬道歉!真誠?真你老味

  當然,講稿一字一句例必悉心經營,自我保護,留有餘地,死口不講「撤回」兩個字,他日就可以名正言順話自己從未講過!死不「撤回」,港資「撤走」,最後,你真係切乜都冇用!

  你比上帝更厲害,7日內,兩場三百幾萬人大遊行,一場人神共憤的血腥鎮壓,一位以死明志的烈士,足以成為香港史上,世代相傳的千古罪人,要你下台,已便宜了你!

  事到如今,你還厚顏無恥希望大家明白和理解,俾你管治多香港3年?試問,連你老公都唔明白唔理解你,世上還有誰能明白呢一顆柒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