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向3D說不 (1) : 硬食3D食硬你




                  最近,先後逼於無奈買貴票入場睇過《3D 怪獸大學》及《3D 悍戰大平洋》,只因2D版本放映場數有限,結果,仍是睇得一肚氣,只怪荷里活「搶錢唔駛理劇本」,乜都3D補貼包搞掂,不得不再跟大家翻出這一連4篇的「向3D說不」重溫分享,事先聲明,如果你真心偏愛3D電影的話,還是建議閣下㩗同手上的3D眼鏡先行離場。

   還記得,法國錄像鬼才 Michel Gondry 電影《戀愛夢遊中》,男主角 Gael Garcia Bernal 向 Charlotte Gainsbourg 推介一副 3D 立體眼鏡,他說:「戴上它,你可以用 3D 立體效果看現實世界。」Charlotte 回問:「你的現實生活本身不就已經是 3D 嗎?」

  係囉!呢個答案真係答得好鬼 Matrix!我們不就是活在一個很比 3D 還要 3D 的現實世界嗎?何解,大家仍要追求另一個虛擬 3D 空間呢?你到底想在另一個 3D 虛擬空間看到甚麼?又想得到甚麼新睇驗呢?好明顯,這只証明活在當下的所謂都市人,極可能根本對這個所謂現實世界不再寄存任何厚望所致。


  如此類推,近年 3D 立體電影成為潮流新氣候,那又到底是甚麼一回事?難道這又是電影業終極生存之道,美其名為吸引觀眾再走入戲院,人人都在趕製只在戲院睇得到的 3D 立體大電影,既想防盜錄反盜版,又可挽救票房收入,結果,戲院只要上映 3D 版,就可以順理成章追加票價,由以往平均 $65 元一張左右,迅即躍升過百元一張,以前尚可以有得 2D/3D 同場任㨂,現在就幾乎食硬你,全線只得一些指定戲院可以睇 2D 版本,不是偏離市區的兩三間小戲院,就是安排一日只象徵式放映一兩場,且多屬 12 點前的早場時段,擺明要你好好就範。

  講真,個人對於 3D 立體電影始終好有保留,強如當年人人皆讚的《阿凡達》,專程走到 iSquare 睇驗 IMAX 3D 版又如何?沒錯,初睇十分鐘確有好強的層次感,之後的 150 分鐘其實愈睇愈不外如是,因為你早已適應了 3D 畫面,根本再沒有多大新鮮感,就只會當作是平常睇戲一樣過度 150 分鐘,睇戲始終是為追看劇情,而並非追看 3D 跟 2D 之別,況且戴足3個小時眼鏡睇一套戲,電影畫面光度又被迫偏暗之下,令人極易愈睇愈倦,自己多次聽過身邊不少友人齊聲表示,睇《阿凡達》睇到中段睡了一小回的集體印證,絕有可能跟此有關也說不定。



  沒錯,那還要是目前全港最貴票價的集體回憶,當年$170 一張戲票,何解不是換來一張比 3D 更立體的戲票設計呢?你可能會如  Charlotte Gainsbourg 一樣回答:「你手上的戲票不就已經是 3D 嗎?」

  說到底,個人堅持認定 3D 立體電影只是玩味綽頭多於一切,在主題樂園短聚一玩尚可,在商言商,如果電影業真的要依賴 3D 救市,那就寧願不入戲院留待家中睇影碟算吧!試問套套新片都無端端票價變相雙計,且被逼全程戴眼鏡睇 3D ,睇得 3D 夠不夠立體來,又要同時追劇情追字幕,愈睇愈有自討沒趣的罪疚感,買不到好位置就更加 3D 不如,2D 又不就,最後都唔知自己睇緊乜 D

  另一個是戲院問題,香港十間有八間屬迷你戲院,你話迷你銀幕睇 3D 立體電影可以有幾立體?通常最有共鳴,全場公認最立體的,十居其九首選是中文字幕之外,其次,就肯定是坐於你前面那位觀眾的頭部吧!

此為2013修改版本 / 原文刊於AV Magazine @ 12/3/20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