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火星任務》: 麥迪文火星任舞



  近年荷李活主催科學歷險題材,有根有據,不再一味科幻掛帥,全面似為NASA護航代言,《火星任務》上映跟NASA發布火星有液態水同步成功造勢,英文原名《The Martian》是火星人,沒有出現《Mars Attacks》大腦火星人,只有麥迪文獨留火星自救待救的劇情推進下,是否隱藏火星本是地球人的家鄉密碼?那句Bring Him Home極具雙重意義。

  當《雷霆救兵》的Ryan遇上《星際啟示錄》的Dr. Mann後,美國再度總動員救救麥迪文,今次Mark Watney勝在夠自信有腦有學識,比《Moon》同樣獨留異星的Sam Bell好命得多,由自力耕種延生,   到積極尋找聯絡地球方法,完全跟天時地利人和反向對著幹,沿途大量專業科學理據不易明解,只知火星要製造生命體不是沒可能,更何況對適合人類居住的移民假定。

  問題是從火星第一日開始,Mark天生永不氣餒的積極個性,全程配套七十年代Disco名曲,由《Hot Stuff》、《Dont Leave Me This Way》、《Waterloo》到《I Will Survive》首首悉心對號入座,輕鬆玩味蓋過危機意識,大團圓結局在所難免,中國太陽神忽然出手相助的劇變事件是壞口味,觀眾目撃銀幕上為航天喝采的出奇不意反應,絕不比旺角球場聽國歌的激活細胞抗體弱。

 《火》是很不一樣的烈尼史葛作品,甚至一反其以往暗黑科幻風格,整體雖仍是好看而不失娛樂性,但掛上烈尼史葛之名就衣不稱身,跟Tom Hanks《劫後重生》人定勝天同出一轍的主旨,交由Ron Howard 執導也可以吧!

  論火星啟示命題,2000Brian De Palma《火星任務》來得更名副其實,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之餘,拍出非一般詩意人情味,同樣有拯救任務,亦有比Mark更早的火星獨居者Don,結局呈現的浩瀚蒼穹,生命尋根如何無極限的探索寓意,比《火》傳遞更多思考空間,不妨找來一看。

(原文刊於U Magazine@9-10-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