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向JP說再見


        一星期前,大家向JP銅鑼灣說再見,其實,我們不是早已向銅鑼灣說再見嗎?

        曾幾何時,當Causeway Bay仍是銅鑼灣,所說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街小巷仍可找到很多很多唱片店舖,戲院仍是一座座獨立建築物之時,銅鑼灣就好比香港的涉谷一樣,2004年人山人海推出第二張合輯《The Good The Bad & The Gay》,副題The Future Of Tung Lo Wan」,有誰想到,當年今日,銅鑼灣的未來,竟會由Causeway Bay變成「Causeway 悲」?!

        JP銅鑼灣的前身,本是七、八十年代邵氏院線的「翡翠」及「明珠」兩間龍頭大戲院,然後1999,將位於戲院的超等空間改裝重建後,取名為JP銅鑼灣,就是跟JadePearl有關,「翡翠」早期以放映邵氏電影為主,後期則轉為德寶院線,「明珠」則長期主力外語片,兩院就等同TVB「翡翠台」及「明珠台」戲院版本,當年「明珠」戲院更以全港唯一一間設有超弧型大銀幕見稱,還記得去年塔倫天奴特別採用Ultra Panavision 70mm菲林拍攝的《冰天血地8惡人》, 正是當年「明珠」戲院的闊銀幕觀感,個人而言,童年時最深印象必屬1978Richard Donner《超人》,序幕的飛動Credit字體,完全凸顯超弧型大銀幕的最佳視覺感官效果。

        目前「翡翠明珠廣場」玻璃牆一面,是以前「翡翠」「明珠」戲院的售票處大堂,而食肆區域便是前後座入場及戲院下層位置,不過,上個周末到JP銅鑼灣睇《狂野時速8》時,留意到所有食肆區已告封閉,只剩下Outbreak一間繼續作倒數營業,相信,整個「翡翠明珠廣場」將作大規模翻新改革,不知道,一直保留的左右兩邊打通入口樓梯級設計,是否有得留低?

        回看星光伴銅鑼灣的美好歲月,那時候由天后的「百樂戲院」開始,到摩頓台旁的「新都戲院」,再行前到現時香港富豪酒店側面有「豪華戲院」,其斜對面即是現時華潤的同一位置有「樂聲戲院」,世界貿易中心前身,則有當代全港最豪裝的「碧麗宮戲院」,隔鄰景隆街有「總統戲院」,波斯富街及軒尼詩道交界,即是現時的銅鑼灣中心第一期有「紐約戲院」,沿波斯富街直入有「利舞臺」,而今日祟光對面京華中心的原址,以前就有「京華戲院」,加埋「翡翠」及「明珠」,數一數,七、八十年代的銅鑼灣,同時共存11間大戲院。

        這些年來,向銅鑼灣區戲院說再見已是慣常事,其中有好幾間雖曾作改頭換面的第二代重生,如「紐約戲院」及「利舞台」,最後始不敵時勢及租金負擔而結業收場,現在終於輪到JP銅鑼灣,結果,就只剩回「總統戲院」仍能原址留守而已。

        今天,銅鑼灣沒有了JP,我改以「UA時代」為首選,也會去「總統戲院」,就只對「MCL皇室」不感興趣,首先,對這些山高皇帝遠,睇戲如「登高」的商場戲院,尤其是趕時間入場的話,避之則吉是聰明事,「UA時代」尚算可以從地面乘電梯直達,可惜,其他強迫性逐層游走商場的戲院仍多得是,更大問題是MCL皇室」的迷你銀幕,坐在最後一行的話,畫面觀感隨時跟閣下家中電視差不多,還要全程「頭岳岳」視線向上的觀賞角度,算吧喇!還是懷念以前「百老匯皇室堡」戲院好得多。

        最諷刺是,告別完JP銅鑼灣的大銀幕不久,緊接卻有Sogo外牆興建6層樓高、闊40米的4,000平方呎巨型戶外電視屏幕,等同街版IMAX快將天天免費放送,光害之大,冠絕全港,連同附近如時代廣場羅素街的多幢大廈外牆,銅鑼灣巨型屏幕加埋總數,可能比同區僅存的3間戲院的銀幕更多更大,起碼肯定大過MCL皇室」吧。「Causeway 悲」是這樣!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5/4/2017)

延伸閱讀
大戲院時代 (2) : 銅鑼灣+灣仔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