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當這地球沒有貓》: 日常無常人之常


    「當這地球沒有乜」這個命題不是新奇事,早有環保電影玩過當這地球沒有人,地球一切問題從來源自人,相信《當這地球沒有貓》原作者川村元氣亦深明此意,入場前,如未看過原著小說,請勿誤解此片主綫是跟地球有沒有貓有關,那只是其中點子之一,貓迷切忌當作貓片對號入座。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到底為何而生?片首男主角佐藤健踏單車問了一句:「每一天重覆地過活是理所當然?」接著得知身患絕症的死亡預告,身邊忽然出現另一個自己的魔鬼化身,跟他提出「等價交換」的延命遊戲,每活多一天就要令世界失去多一種東西,帶出這個「日常無常人之常」的故事脈絡。

        先來手機的日常,自它出現以來,支配了人類多少精神,消費了多少光陰,佐藤健跟前度見面少說話,隔空傾電話卻滔滔不絕,現代人與人的溝通已變成這樣,手機發訊多於通話已成習慣,長信不如短訊?最後佐藤健收到宮崎葵來信,親手揭開信封上的貼紙,細閱一字一句,不就是跟DigitalAnalogue之別同出一轍嗎?

        如果你是影迷,沒有電影的世界肯定感觸良多,導演永井聰亦借花敬佛,暗地向王家衛《春光乍洩》來個實景致敬,一段阿根廷的異地友情,突然換來人生無常的結局,引發宮崎葵在大瀑布下失控吶喊「要活出人生」的覺醒時刻;當然,佐藤健與電影同志大玩對白交流,每套悉心推介均有共鳴,《沒有天空的都市》的真心分享是神來之筆。

        面對死亡的迴光追憶,離不開人之常情,愛情及友情以外,佐藤健跟父母的親情最觸動人心,由收養流浪貓「生菜」到「椰菜」的轉接交替,跟母親臨別真心話,準備紙巾是少不免;實在,不難發現原作構思多少受Jose Saramago名著《The Double》薰陶影響之餘,再留意佐藤健與宮崎葵相約的舊戲院,正場放映是《搏擊會》就更不用言喻,明白何解魔鬼是另一個佐藤健吧!


(原文刊於U Magazine@4/8/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