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亞里叭叭 : Zinovia Arvanitidi 愁眉人生配樂


  愛聽歐洲電影配樂的話,或許認識希臘一間專營電影配樂的經理人公司品牌Oticons,名字源自希臘文otaikon兩個字的合成體,也就是耳朵及影像之意,旗下網羅世界各地一眾出色電影配樂人,好像日本的梅林茂、波蘭的Jan A.P. Kaczmarek、澳洲的Johnny Klimek、意大利的Stefano Lentini…等,而近年新加入的,亦有這位希臘女音樂人Zinovia Arvanitidi

  早於2013年已曾初接觸Zinovia Arvanitidi首張個人專輯《The Gift Of Affliction》,當時她以Zinovia之名出碟,主打淒迷夢幻的Ambient /Downtempo電音曲風,聽後感如一套歐洲懸疑迷離電影配樂般,留下極不錯的印象,事實上,Zinovia8歲學鋼琴,主修古典音樂、歌唱、管弦樂及音樂製作不同碩士課程,她曾表示頗受地中海音樂薰陶,故此《The Gift Of Affliction》內可發現她對口風琴的偏好,由DebussySatieChopinAmon TobinTrentemollerDepeche ModeOlafur ArnaldsMax Richter…全是Zinovia的至愛,尤其對八十年代Darkwave電音情有獨鍾,傾向尋找暗黑心靈的殊途同歸。

  移居法國年,令Zinovia得到更多新靈感新機遇,剛推出不久的第2張全新專輯《Ivory》,完全展示Zinovia成熟進階,比首作來得匠心獨運,棄掉之前的電音佈局,以純鋼琴主奏十首新曲為主,只簡約配套一些弦樂及和聲襯托下,傳遞一齣愁眉人生配樂,夜閒人靜,驀然回首,無限感觸在心頭,感染力媲美坂本龍一與Debussy的混合體。

  同名序曲《Ivory》前段十數秒,特意將Zinovia坐下椅上揭開鋼琴前蓋同步現場收錄,然後才開始正式彈奏,一切回歸基本,一首首人生如戲,《Inattendu》滲出的不思議氛圍,很歐陸式幻海奇情,《Fluttering》則似向Michael NymanThe Piano》來個延伸致敬,後段引入淒美動人的女和聲,仙氣逼人,《Invisible》背後夾雜輕微的海浪聲場,跟唱片封套構圖同出一轍的互動連線,其他如《Ebony》、《Parting Ways》及《Afterlight》…不期然喚起八十年代美國獨立唱片廠牌Private MusicNew Age音樂時代回憶之餘,《Ebony》與《Ivory》兩曲之名,恰巧又跟Paul McCartneyStevie Wonder當代名曲《Ebony and Ivory》不謀而合。

  試問,人生有甚麼是最重要?還是,本來無一物,一切皆空,根本沒甚麼是最重要?

  生有時,死有時,要走的終須要走,Goodbye is Forever!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5/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