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無恐不入



        你試過靈魂出竅嗎?

        在一個好熱鬧的場合裡面,人人都像互相認識,並在一圈又一圈圍著有講有笑之時,你卻突然如隱形人一樣,在人堆中左穿右插,卻沒跟任何一人談話或打過招呼,如同透明般狀態,更似靈魂出竅,跟死神擦身而過的一刻,聽落好似好奇妙,置身其中的真感受,絕對極度心寒。

        我試過,我明白這種恐怖力量,是會剎那毀滅你脆弱的心靈…

        逃離現場是唯一的解脫,不辭而別是需要的,假裝快樂地面對過度,是痛苦的禮貌表現。

        看《無恐不入》時,又再喚回這種內心恐懼,當妮歌潔曼仍未被外星人同化,身處之地同樣要作出以上的決擇,一是不斷逃避,二是假裝若無其事,成為其中一分子,到底,問題出於哪裡?

        是他們忽然視如不見,是你沒有主動出撃,是你已成為局外人,是他們已忘記你是誰,還是,你真的已經死了…

        這種恐怖,叫作白色恐怖,是人與人之間其中一種最可怕的集體行為。

        早於1940’s1950’s美蘇冷戰期間,美國政府展開恐共行動,推行一個名為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運動,呼籲國民舉報身邊的共產黨親友,人心惶惶,活於這股白色恐怖浪潮之下,人人你猜我度,當時更有一份涉及演藝名人界的黑名單,其中《大國民》導演Orson Welles亦榜上有名,日後亦曾被拍成電影《Guilty By Suspicion》,由羅拔迪尼路主演。

        實在,《無恐不入》也跟麥卡錫主義有密切關連,原著小說《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就是當代產物,並於1956年拍成首部電影版,故事中所展示的冷漠世情,人人如被洗腦同化變得思想行為一致,正正就是共產主義下的人民模樣反照,到1978年第二度重拍,港譯《天外奪命花》,此時正是七十年代美國經歷越戰及水門事件之時,再到1993年第三度重拍,則是波斯灣戰爭之後。

        結果,此電影每當有重拍版本面世,大家都會知道美國又發生一些大事情,如今到21世紀的2007年作第四度重拍,我們都曉得是911及美伊戰爭之故,還有就是喬治布殊的恐懼政策,凡事都以反恐為大前題,不斷恐嚇民生,可笑的是,明明找來一位德國導演掌舵,最後,監製竟又不滿成果,於是另找人來改劇本再補拍,明明2006年已完工,最後弄致2007年的今天才上映,片末那些追車動作場面就是補拍部份,想不到,歐洲導演有緣開拍首套荷李活電影,最後都逃不掉荷李活的同化,這一點,又跟電影內容不謀而合,現實似乎更加恐怖吧!



(原文刊於AV Magazine@28/8/2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