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Don't Listen Now



  睇《飛鳥俠》最大感觸是人生從來只有兩個抉擇,順流逆流,悉隨尊便,尤其時不與我之下, 就如主角Riggan拒絕網絡世界,最後仍逃不掉從突發點撃率得以重生的存在意識;視聽娛樂生存價值全面網上求,上期《Don’t Look Now》分享新世代有幾需要電視台,今期《Don’t Listen Now》延伸探究當下聽歌習慣有幾大不同。

  首先,想問一問,你記得對上完整聽過的唱片是哪一張?恐怕答案是完全沒印象的佔大多數,如此click音樂網絡時代,一click一聽再click再聽的秒殺式過耳雲煙,只聽序曲引子幾句即判斷一曲生死,人人都愈來愈懂珍惜光陰似的,聽歌也要等價交換,即食易聽易唱有共鳴有話題是首要條件,聽一首歌都如此計算,更莫論完整地聽一張唱片?

  本地樂壇不爭氣病態,又是自討沒趣的另一事實,好歌難求是借口,好歌定義是甚麼才是重點,難道年度頒獎禮「中獎就是好歌」?那首所謂全年大熱《越難越愛》就是好例子,未到副歌也認不出是哪一首,單憑副歌兩三句比較入耳的主旋律做洗腦賣點,其他verse段落完全談不上悅耳動聽,甚至根本平平無奇,如此K歌式只賣副歌手法,十幾廿年來從未變樣,歌者吳若希現場演唱更加無所遁形,所有verse部份都不太清楚聽真她在唱甚麼,直至副歌才忽然從沉睡中醒來般,如此好歌有好報,真的不感認同。

  情歌就是好歌?對不起,愛怪你,沒錯,年年頒獎禮差不多「中獎都是情歌」,所指又是這十幾廿年的情不變,當十首有九首得獎是慢板情歌,你只會愈聽愈有似曾相識的悶悶不樂,首首approach同出一轍,未到副歌也認不出是哪一首,比比皆是,一click前奏已知下一句如何接上,再click下一首以為mouse壞了重播一次,如此這般,聽一首等同聽一張唱片的大前題下,出碟有何意義?

  越愛越難是樂迷對本地樂壇的真心話才對,想到近期網上熱話:李逸朗哭腔唱《傻女》,舊曲新唱不是新鮮事,如果李逸朗一本正經順流跟風,玩爵士靚聲天碟錄音重新灌錄又如何?我會說李逸朗是破格地選用「方法演技」來重新演繹此曲,創新嘗試有膽識,卻弊在技巧配套未達水準,換來劣評迴響是必然,《傻女》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經典金曲之一,如今再細看林振強的一字一句,重新代入樂迷與當年本地樂壇之間的感懷身世,別有一番無言感觸:「我恨我共你是套,現已完場的好戲;重飾演某段美麗故事主人,飾演係舊年共尋夢的戀人…」

  至於李逸朗終極失控吶喊一段,注定嚇呆大眾來個措手不及,這種沒有被愛而失去存在感的自困壓抑,倒跟《飛鳥俠》Riggan殊途同歸,Riggan全心自編自導自演一齣冷門舞台劇,企圖挽回自我認定的存在價值,甚至對同行前途走入死胡同的自省反諷,李逸朗的吶喊跟「好聲音」的「鳩叫」本是同根生,明白嗎?

  Don’t Listen Now,好多年前坊間非官方民調已話你知,本地新生代愈來愈少聽本地樂壇,轉投台灣及K-Pop主流陣營,更有說就是有非法下載本地新歌,連click來下載的意慾都沒有,難得各大唱片公司仍從一而終抱怨非法下載影響生計,年年頒獎禮變成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欺欺人維穩俾面派對,只會愈走愈當局者迷的離地下去,新歌天天有,到底這個音樂世界有幾需要多一首新歌?如果這首新歌仍只是一盤生意的定期投注,還是算吧喇!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 27/1/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