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埋單的桶子



        2007年積尼高遜主演過一套《玩轉身前事》,英文片名為《The Bucket List》,意指「死前遺願」,即是死前想做的事件清單,睇完令人即時有種「想做就去做」的人生啟示,然而,到底我們應該在生前盡做「想做就去做」之同時,還需要為死後做定事前準備呢?

        近年,電視廣告似乎不斷提點大家好好做定死後準備,論最高曝光率,最成功入屋的一個「安保」廣告,找來姜大衛同你講:「最鋒利嘅刀都總有生銹嘅一日!」,心想下一句其實好應該接上:「更何況係《獨臂刀》!」,點知佢就偏要說出:「何況係人呢!」如是者,晚晚定時定候洗腦式輸入法,搞到55歲以上嘅觀眾都忽然自動對號入座,引導大家想到要計劃人生最後一件事,最重要仲有呢一句「無謂做成子女嘅負擔」,此話真係好有感染力,首先,老人家有共鳴之餘,做人仔女嘅,聽後又會點諗?

        幕後創作撰稿人肯定身同感受有共鳴,果然好有生意頭腦,如此輕易賺取大家The Bucket List入面的最後一筆錢。



        誘完你有生銹刀都唔識攞去磨之後,又再來另一個「永念」樓盤廣告,既然生前死儲爛儲都買不到一層樓,好應該死後為自己買一個最後容身之所,不過,就算死後都依然好難留魂在香港,因為呢個係來自濠江嘅「永念」新樓盤,每晚深夜見到呢個廣告都有種冷酷人生嘅觀後感,點解大家無論生前死後都要如此盲目追捧豪宅,甚麼「依山面海而建,背靠大潭山,面向南中國海,環境清幽安靜…」,不知者還以為是一般豪宅樓盤廣告,實在,「永念」這個名字除了是在生的人對故人的思念外,根本亦有「死不眼閉」,對生前追求奢華生活永念不忘之意,同樣地,又是生意人想出來為賺取大家The Bucket List入面另一筆最後投資。



    《秋天的童話》船頭尺曾經說過:「一個人到死時最好就係一個仙都全部用哂!」

        近期,Swing有一首告別之作〈那邊見〉,Wyman巧妙借用生離死別人生定律,套入Swing曲中人散主題,開首即唱出「有些人太早了斷,有些人去得太突然,有些人看到了光線,踏前,更多人看不見…」道出人世間變幻無常,你同我今天有緣遇見,難保明天後會有期,最終大家都可能盼望有天可以在那邊見,副歌是這樣的:「行前行後只差一線,時辰來又怎可挑戰,自然,閤眼衝線,重頭換個新的開端,就算不太像個樂園,也算是得到某些改變,別嫌,約親朋,那邊見…」愈聽愈有感觸落淚的衝動。



        聽完〈那邊見〉,同時又令人想起謝安琪〈十二月二十二〉,跟〈十二月二十〉是上下集之作,阿Kay為我們先後預習2012末日前後心理準備,今回末日過後竟換來一片重生新希望,完全將「置諸死地而後生」呢個概念呈現眼前,歌詞提到「原來終於到這天不用懊惱,不需再早出趕生計,晚歸很焦躁…」一種莫名其妙感動心靈效果,一首淡然無奈Ballad小品,對活在當下每一個你我他,帶出無盡反思啟示,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倒頭來,一切其實都只不過是空氣。

        你的人生最後一桶單已準備好未?希望內容不會像那些年在IFC天橋遺下的那個Bucket就是了!

此為2014修改版本 / 原文刊於AV Magazine @ 14/11/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