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怒火風暴》: 一個人對全世界



   身處於一個黑白是非巓倒反轉的混頓時代,一個普通人想繼續正常生存,真的少一點EQ也難以面對,好多人與事皆到達不尋常的臨界點,甚麼是正常,怎樣是不正常,已經愈來愈難判定,同步衍生的都市病症候群接踵而來,最常見如思覺失調及狂躁症之類,每一個你我他都或早已不自覺染上也說不定。

  1993年美國導演祖舒密查拍了一套名為《Falling Down》的都市小品,港譯《怒火風暴》,正是以一位有暴力狂躁症的都市人出發,反映當代美國民生問題,美俄冷戰末期的時代,並選擇洛杉磯的國防工業重地背景,正值當時不少國防工業紛紛完結,製造大批失業人士,電影由公路大塞車開場,主角William Foster(又稱De-Fens)正駕駛一部沒有冷氣的房車,導演用上一些近鏡及音效來凸顯環繞其身邊人與物的感官反應,最終令他決定棄車而走,展開一場獨自步行回家之旅,實則他是一位剛被解僱的前國防工業集團工程師,跟妻子離婚,且要遵守與妻女保持距離的規條,正打算私自回家跟其女兒慶祝生日,怎料,途上事端頻生。

  William Foster狂躁症賢上線指數亦隨之狂升,更引起一位最後一天當值的退休老差骨關注,這邊廂,老差骨則有一位患上焦慮抑鬱症的愛妻待他回家照顧,兩位同屬有家歸不得的主角,偏偏在各自人生道上的最後一天巧遇上,片名《Falling Down》之來由,是源自一首人所共識的童謠經典《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除了用來形容主角William Foster病入膏肓狀況,老差骨亦以一個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音樂盒來為妻子抒緩心情之用,狂躁症跟焦慮抑鬱症,別有雙重意思。


  這可是一套公路電影變奏版,借William Foster回家途上反映不同城市眾生相,對當代美國人面對種種不同問題來個當頭棒喝,令人反思的社會控訴意味極濃;首先,他走入一間由韓國移民經營的雜貨店,就只因一罐可樂的不合理售價,盡情向韓籍老闆發洩表不滿,控訴他們移民到美國賺他們的金錢,又跟當地人爭工作做,最後,此段情節亦觸發韓國方面認為是對他們有種族歧視之意,決定杯葛電影在韓國上映,引來一番熱話。


  然後,William Foster又遇上貧民區的黑道青年,引來街頭槍戰復仇襲撃,到快餐店因過時買不到早餐已大發雷霆,開槍威脅店長之餘,更借意冷諷快餐店宣傳照片跟實物不乎的不誠實問題,另外,亦在軍服槍械店內跟法西斯主義老闆糾纏,並分別對大富之家濫用草地興建高爾夫球場,整容醫生賺大錢住豪宅,路政處亂用公帑為整路來保持工作量…等,逐一進行正面大控訴,長期保持怒氣沖天氛圍之下。



  另一有趣之處,就是William Foster的衣著打扮及手持物件,不斷如打游撃般變身中,最初是白領打工仔造型,白裇黑呔公事喼,然後得到一支棒球棍,再換來一袋機械槍,之後又得到一支迫撃炮,甚至換上一整套軍人服裝,感覺等同打Game一樣,加上一副破爛單邊眼鏡造型設定,不禁想起已故暴力美學名導森畢京柏,1971年代表作《Straw Dogs》(港譯《大丈夫》)入面,主角德斯汀荷夫曼變奏伸延。

  實在,《怒火風暴》可說是米高德格拉斯影藝生涯, 其中一套最具突出表現的代表作,雖則電影內容觸及不少人的神經系統,除了遭受韓國人杯葛外,亦觸怒了不少美國國防部退休員工,表示電影對他們有人身攻撃誤導之嫌。


   2009年為Blu-ray全新Bonus Features,找來米高德格拉斯現身憶述當年拍攝此片的二三事,最有趣是他表示若然是今天的話,恐怕沒多少電影公司肯投資開拍,應該會變成是一套低成本獨立電影出品,因為他們大膽地未有表明對電影主角William Foster做法對與錯的立場,就只拍出來交由觀眾自行判定,也想自己可以拍出一套既有娛樂素材之外,亦能帶出反思效用的電影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