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亞里叭叭 : 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 1.0


  上世紀八十年代,私人電腦開始進駐家庭生活,1984年《鬼馬電腦追女仔》電影主題曲《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已跟大家預告「電腦與你朝夕相伴」的魔咒,撫心自問,每天你跟手機電腦,或是跟真人互動多呢?

  1982年,《Blade Runner》的RachaelDeckard:「你有否為自己做複製人辨識測試?」

  2017年,《Blade Runner 2049》的Niander WallaceDeckard:「你有想過一切都是被預先安排?」

  1977年,Philip K. Dick在法國一個座談會上,凝重地向大家表示:「我們其實都是活在一個由電腦程式操縱的現實世界,只要其中一些變數發生變化,我們的「現實」亦會發生一些變化,就如所謂的déjà vu。」

  Deckard到底是人類或是複製人,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從以上兩集不同的對問內容所見,他極有可能是一個一直自以為是人類的複製人,如Philip K. Dick所言,一切都可是一個虛擬真實大騙局,說穿了,我們都是Deckard

  當日Philip K. Dick還說出自己終於見到他經常提及的一位「Dark-Haired Girl」,她對Philip K. Dick說:「你所寫的其中一些小說作品虛構內容本是真實的,好像《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及《Flow My Tears, The Policeman Said》。」這些都是Philip K. Dick從自己一些涉及恐怖的極權世界殘餘零碎記憶片段組成的故事,他清楚知道並非屬於過去的時代記憶,而是從當下所見大不同的另一個現實世界的親身感應。

  由40年前Philip K. Dick這一段驚世發言,延伸到1999年《Matrix》電影帶來更震撼的思維衝擊,如今再有《Blade Runner 2049》入面其中最發人心省的一句對白:「你有想過一切都是被預先安排?」,我們是否早已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你又有冇夢見過電子羊?

  自由意志?我們都以為擁有自由意志,真的嗎?你有想過自由意志亦可以是早被整定的,所有因果選擇原是一個設定程式,大家只不過在有限的選擇作出決定,蒙在一個既定的生活循環模式而不自知,剛上畫的《獵殺星期一》,正說出這個由時日俘虜你一生的殘酷真相,年月日復年月日,每日24/7本是一個又一個重覆的生活程式,法國二人電子樂隊Air有一首《People In The City》,不斷重覆唱出「Moving, Watching, Working, Sleeping, Driving, Walking, Talking, Smiling…」,你我他每天就依循這些所謂自由意志來重覆過活,是嗎?

  2001年日本長壽電視單元節目《世界奇妙物語》其中一集,由Smap成員香取慎吾主演的《人生的臨時演員》,講述主角受顧一份奇怪的演員工作,只要他在指定時間地點跟在場人士,互動說出提供的台詞對白便可以,不過,他從來都沒發現有任何拍攝人員在場,最後,他開始意識到原來人人每日都各自有一份台詞,只要其中一人說錯一句,一切就停頓下來,直至說對才回復「正常」,看似是人生如舞台,實則跟Philip K. Dick所說的Computer-Programmed Reality同出一轍。

  這個由時日規劃的生活循環模式時間軸相當弔詭,每一秒就包含著「過去、現在、未來」,任誰也捉不緊又留不住,如是者,People In The City就只不斷重覆盲從這套「自由意志」方案,繼而再弄出一套自我催眠法,不自覺認定以下的生存法則:「過去是用來懷愐、現在是需要把握、未來是可以創造」,好讓大家從一而終,信奉於同一個「現實」宇宙觀,就只待它出現變化。

  問題是,真的會有變數發生變化?近期熱話「曼德拉效應」是集體失憶?還是集體déjà vu?(待續)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17/10/2017) 

亞里叭叭 : 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 2.0
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 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