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Mad Max》是澳洲商業電影開路先鋒重要之作,導演George
Miller低成本開創末日公路英雄新經典,捧紅Mel Gibson,首集片名《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已交代Mad
Max來歷,後兩集《開路先鋒》及《末日戰士勇破雷電堡》才正式玩出黃沙萬里的末世生死鬥格局,事隔三十年後,George
Miller繼續為Mad Max開路延伸,不是重拍,也不假手於人,老馬火氣十足,後現代世界觀依然賞心悅目。
序幕Mad
Max如長髮乞丐被War Boys改造正式出場,如當年《天蠶變》借練功練到主角都易容一樣玩法,Tom
Hardy酷中帶點傻氣又對白不多,加上事過境未遷,劇情又不是Mad Max老年版,成功接任是必然,有趣是Charlize Theron型格演活Furiosa女戰士一角,論戲份及矚目度都比Mad Max強勢得多,George
Miller亦聰明地前題不用多說,今回甚至一開車就唔好俾佢停下去,純粹一場蠻荒沙漠追逐戰,鬥足兩小時,全無冷場可言。
末世資源是權力象徵,電油是《Mad Max》系列最基本爭奪之由,沒有電油,何來飛不完的車,不死阿祖以掌控水源獨裁執權,女助手Furiosa
聯結阿祖五位美妻,合謀造反向綠洲尋出路,可惜又重蹈「以為外邊一切正常」的烏托邦思維。
George
Miller表示過以《阿基拉》為創作靈感,日式動漫設定薰陶少不免外,其實更似邵氏武俠片重金屬變奏版,不同黨派佔據山頭,策馬奔騰變戰甲飛車,Mad
Max從來都是浪人俠士,Furiosa是女獨臂刀,不死阿祖是《射雕》金毛獅王,也集結H.R.Giger與黑武士於一體。
頹廢美學亦是《Mad
Max》系列獨賣風格,當年Lo-Fi玩創廢鐵爛車合拼大翻新、黑皮戰衣、標奇立異黨員造型、媲美X-Game的飛車特技…等,今集那位戴面罩電結他手,與其超級無敵流動舞台喇叭陣,簡直一絕,電音人Junkie XL配樂亦見張力緊扣,完場不禁說一聲:Welcome Back, Mad Max!
(原文刊於U Magazine@21/5/2015)
[後記]
外國海報有多款都好有氣勢又有型格,本地版海報偏選一張較普通觀感做主圖,可惜;
海報上Tom
Hardy造型亦跟當年《2020》Harrison
Ford好相似,同出一轍的末日英雄感覺;
實在,這幾十年來,《Mad Max 2》先後影響過Duran Duran《The Wild Boys》MV,北斗之拳及Gary Numan《Warriors》造型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