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亞里叭叭 : K完K不完


  一間CEO棄租再顯露本地K文化沒落現象,有說當下樂壇沒有新歌好唱,有說新生代早已不愛唱K消遣娛樂,有說去K場不為唱K只為貪平食自助餐…是誰說卡啦永遠OK?只知道,這盤由九十年代盛產的索K生意,終於來到自食其果的一天,真心話,早已賺足有凸,死無可戀。

  點解今時今日本地樂壇搞到一池死水,絕對多得當年索K殺手規條,一條龍工廠式K歌沒靈魂倒模供不應求,電台主銷原創的真相背後,實則連結唱片公司及各大K商共同建創索K大業,九成所謂原創以靠攏K市場為主向,久而久之,首首同出一轍,慢板情歌悶蛋方程式自動植入,你唱我唱個個唱,最緊要好唱是先決,試問,當幾百元一張鐳射KLaser Disc可以賣個滿堂紅之時,消費者是如何盲目地蒙著耳朵唱下去,大家真的索K索上癮,中正幕後玩家的索K大業下懷。

  話雖此說,九十年代本地樂壇尚算有不少好歌可以留低,K歌也有好醜之分,真正問題於千禧年後衍生,早說過如此人人都是唱作人的新時代,說穿又不是索K大的後遺症候群,有生以來已全面飽受K歌耳濡目染成長下,You Are What You Eat,難聽一點,你食甚麼消化出來就是甚麼,何況是K?所以,當下樂壇沒有新歌好唱不出為奇,首首大同小異,聽一首等於聽十首,繼續盲信最緊要好唱這一套,只求副歌夠順耳易唱易記,Verse求其附和串連到就是了,更不濟是,當歌詞竟變成主賣靈魂,是真的觸動歌者樂迷傳媒有共鳴,還是大家根本不懂不愛談音樂呢?

  KK不完,風水輪流轉,K 也不例外,以前是為消費者而設,玩到今時今日終告K完,相反,近十年來,輪到歌者大唱特唱K不完,先殺出一群甚麼靚聲天碟界的新天后,以流行爵士重新編唱七、八十年代廣東流行金曲,CD長賣長有,引來主流唱片公司爭相效應,一線歌手紛紛加入舊K新唱行列,掉過來要你買碟聽他們唱K,你話好不好笑?

  每位歌手都總想出一張翻唱合輯是常事,上世紀本地樂壇有3張重要代表作,包括關淑怡《EX All Time Favourites》、張國榮《Salute》及黃耀明《人山人海》成為一時佳話,舊曲新唱鮮味源自全新編曲演繹的大不同,注入新靈魂新感覺,既親切又陌生的感官衝擊,很度身訂造的貼身型格,魅力非凡。

  相比之下,你可能會發覺近年主打的所謂翻唱合輯,總欠以上3碟的獨特個性氣質,問題出於四個字:靚聲天碟,先天出發點已行錯一大步,為天碟而天碟,一味強調甚麼靚聲錄音,哪裡印碟,24bit/96kHz全數碼,同一碟出幾個不同制式版本,偏偏忽略了主角,好多根本從不理會歌者是否Handle得到,只盲信靚聲天碟必要輕爵士編曲主理的不成文規則,結果音樂跟主唱貌合神離,衣不稱身是必然,試問本地樂壇有多少個葉德嫻?

  近期,先後聽過林憶蓮《陪著我走In Search Of Lost Time》及盧冠廷《Beyond Imagination Too》,前者Back To the Basic得淡而無味,想不到憶蓮上回《Re: Workz》強差人意後,繼續令人失望而回,以往憶蓮改編別人的歌幾乎從未失手過,好像《難忘你》、《情人》、《路過蜻蜓》…等,首首耳前一亮,如今新碟竟聽得悶悶不樂,編曲單調乏魅是致命傷,單靠憶蓮感性輕柔的聲線演繹亦於事無補,就只有《殘夢》、《陪著你走》及《天各一方》較可聽一點;至於盧冠廷乘勝追擊的《Beyond Imagination》系列,總算依然人歌合一,只此一家的藍調鄉謠本色,個人至愛《人似浪花》及《為什麼》兩曲,歌頌喜怒哀樂人生,感染力來自盧冠廷從不變的真個性。

  當然,選曲上是否可以再花多點心思,為何總是熟口熟面,人唱我唱的那一堆指定經典,就只為賣碟有保証嗎?試問七十至九十年代Canto-pop存貨量有多大,又點會只得迷你倉咁少選擇呢?

  不認還需認,數十年後,大家仍會重聽重唱的本地廣東歌是這樣的,本地樂壇最好的,已盡在上世紀。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28/6/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