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亞里叭叭 : 星際「離地」啟示錄



  太空旅行是近期熱話,由「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試飛爆炸墜毀事件,到Christopher Nolan人見人讚的《星際啟示錄》,大家不想再腳踏實地,齊齊一飛沖天去,追求實踐「離地」的真感覺,「離地」既有離開地球,也有脫離現實之意,諷刺是,無論怎樣的「離地」,暫時仍只屬權貴獨享的專利,25萬美元不是小數目,大多數只能付出多數十塊買一張IMAX戲票來近觀這個浩瀚宇宙。

 《星》電影故事的「離地」,是地球很危險,沙塵暴沙漠化淹沒未來,植物枯死病令空氣缺氧,人類真的「一息尚存」到最後一口氣,生態嚴重失衡的末日警號,最精警的對白是:「地球真正需要是農夫及農作物,而不是過剩的工程師及電視屏幕」,為尋找移民新星球展開星際探索之旅,活在當下,香港又有多少「離地」一族密謀移民之計,逃離被沙塵暴發的大陸化,民生嚴重失衡的末日香江,這裡真正需要是一國兩制真民主,由人民自選聽從民意的真政府,而不是過剩的自由行及人肉錄音機!

  初認識「黑洞」兩個字,多得一套1979年迪士尼電影《黑洞》,跟好多人一樣,當時睇完依然對宇宙黑洞不明不白,印象模糊,略微記得一艘太空船捲入一個宇宙旋渦狀態外,就只剩John Barry主題音樂旋律仍銘記於心;然後,1997Paul Anderson《異煞》則有人造黑洞進行時空重疊,將次元空間演變成地獄,「黑洞」從來都予人深不可測的神秘恐懼感,直至交到Christopher Nolan手上,先後將「蟲洞」及「黑洞」重新在人類眼前由淺入深實踐見証,抹掉以往「科幻」的不明恐懼設定,一切由「科學」角度認真出發,最後竟以愛的力量跟重力互動點燃「黑洞」亮點,匪夷所思的觸動心靈是這樣。


  沒有UFO劃破宇宙的星際,沒有外星人文化的啟示錄,《星》說出人類仍是宇宙的主宰,還記得1984年泰迪羅賓的概念專輯《天外人》,序曲《追尋》正跟主角Cooper團隊的使命連線互通,「別了家園,別了岸,懷著壯志踏火箭於星際流浪;高速飛往這烏托邦,星光的一切,是理想…」如是者,外星人到訪地球的話又如何?1983年鍾鎮濤《要是有緣》專輯一首《外星人報告》有以下結論:「總結是人沒智商,不珍惜天賜美好,不改這瘋癲態度,遲早人會自毀,全部化做無;人間的五穀本會更多,全人類都不須肚餓,而人偏不愛耕只愛戰爭,猶如著了魔,著了魔。」兩首三十年前的本地流行曲,仿佛跟《星》劇本主旨不約而同的時空重疊。


  無論「離地」有多高有多遠,人性始終難以改變,獨處冰封星球的曼恩博士,為回家不擇手段的自私行為,任你找到世外桃源烏托邦又如何?正如今年另一套鮮為人知的科幻片《Space Station 76》,此片並未在港公映,只推出影碟版本,譯名《76號太空站》,講述七十年代人類離開地球的太空之旅,以太空站為家,觀感卻似《美麗有罪》的回到未來版,只換上太空背景,反映當代民生百態才是重點,問題從來多得是,由隱藏同志身份的醉酒船長,跟新上任女副船長之間的性別認同衝突,女權主義的冒起,到「你快樂嗎?」虛有其表的家庭倫理偽善真相,面對殞石撞擊危機卻懵然不知,直至大難不死後,才懂得釋懷覺悟,頗有意思,雖則電影未算拍得精采出色,尚算偶有佳句,其中幾幕七十年代金曲互動,選用多首Todd Rundgren名曲如《Hello Its Me》及《I Saw The Light》是神來之筆,好一個Space Age懷舊情意結,LoveyDove原創主題音樂極似九十年代的Space Lounge組合The Gentle People再版重生,不妨留意。


(原文刊於am730《亞里叭叭》專欄 @ 11/11/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